近期,新華社、人民日報連續發文,聚焦新興市場。
7月2日,新華社發布題為《中國互聯網的新市場與新動能,“新”在哪兒?》的文章, 7月3日,人民日報發文《互聯網覆蓋范圍迅速拓展,服務平臺應綜合發力將低俗劣質內容拒之門外》。其中,新華社文章閱讀人數已超44萬,人民日報文章轉載更是多達數百次,引起了大量關注。


新華社、人民日報發文

多家媒體轉載人民日報文章
新華社指出,三線及以下地區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新市場”,農村數字消費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文中還提到,作為移動內容服務平臺代表的趣頭條,在數字鄉村建設中已經布局并搶先發力。
人民日報則解讀了新興市場網民的生活狀況,并提出移動內容服務平臺應提升服務水平,縮小城鄉間“數字鴻溝”。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互聯網市場現階段的發展,客觀上正在向縱深延伸。從空間上看,三線及以下城市和鄉村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很高,但與相對較小的國家相比,如菲律賓,互聯網普及率已到達70%-80%,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在50%左右,可想而知,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作為一家專注于三線及以下地區的移動內容平臺,趣頭條的流量入口價值已經逐漸突顯,其一季度綜合季度平均月活用戶數達到1.1億,平臺70%以上的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市場;凈營收11.188億元,同比增長373.3%,增速領先互聯網中概股同行。
中宣部媒體融合專家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宋建武認為,“從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看,中央寄希望于互聯網成為我國下一步發展的新動能。現階段,我國互聯網發展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因此,大力發展農村互聯網應用,特別是促進縣域人民群眾之間基于互聯網的互動,可以為基層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帶來更多新動能。”
準確把握農村地區互聯網發展的特征與需求,提升互聯網信息服務水平,將有效縮小城鄉間“數字鴻溝”,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幫助農民實現美好生活。
為了更好地滿足農村的數字消費需求,做好數字鄉村建設,移動內容服務平臺應針對新興市場網民需求多維度發力。
趣頭條黨委書記、總裁劉安逸表示,“趣頭條希望做好數字鄉村建設的踐行者,用普惠的技術紅利、創新的服務模式、精準的優質內容,全面賦能新興市場,將信息化、數字化植根于廣袤的新興市場中,不讓農民兄弟在數字化大潮中掉隊,助力國家走出一條互聯網驅動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
新華社提到,作為移動內容服務平臺的代表的趣頭條,在數字鄉村建設中已經布局并搶先發力,針對新興市場網民提出了一些內容建設方向。
據了解,趣頭條更加關注大健康、泛娛樂、體育等內容的需求,率先推出“放心看”計劃,從內容放心看、健康IP養成、謠言監測站、名醫伴你行四個方面精準出擊,打造有價值的大健康內容生態平臺。計劃實施以來,日均頁面瀏覽量較2018年底增長近80%,切實推動了內容生態的良性發展。
在依托趣頭條平臺進行用戶調研后,中國社科院新媒體研究中心與趣頭條聯合發布了《解碼希望之地:三線及以下新興市場網民觸網習慣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對基層互聯網應用市場的研究非常有意義,能夠幫助大家了解更深層次的中國和更本質的中國。”宋建武高度評價了該報告,“《報告》能分析基層消費方面的特征,有助于通過互聯網帶動面向該區域的生產、銷售,對中國互聯網發展更全面、層次更豐富而言,意義更重大。”
業內人士認為,人民日報、新華社的高度關注和重點報道,肯定了三線及以下地區是中國互聯網發展“新市場”,農村數字消費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這進一步激發了以趣頭條為代表的,專注于新興市場的新生代互聯網企業助力數字鄉村建設的信心、決心。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