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阿里巴巴集團(NYSE:BABA)公布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阿里巴巴旗下云計算業務阿里云營收6.49億元,同比增長128%,連續兩個季度成為阿里巴巴收入增速最快的業務。
而對比國際云計算巨頭,亞馬遜最新一季的財報顯示,云計算服務AWS收入同比增長78%,而微軟Azure業務的增速僅為8%,遠低于阿里云128%的增長速度。因此,阿里云已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計算服務商。
云計算進入高速增長期
雖然多家科技巨頭的云計算業務增速不如阿里云,但不可否認的是,全球云計算服務正在進入高速增長期。
彭博社10月23日撰文稱,云計算正在給亞馬遜、谷歌和微軟帶來真金白銀。文章指出,在亞馬遜、谷歌和微軟最新公布的財報超出預期后,這三大巨頭的市值增長了近900億美元。而在增長的背后,則標志著云計算正在成為支撐其股價的重要因素。
谷歌、微軟和亞馬遜的營收之所以增長,彭博社認為,這一定程度上源于他們變身為計算資源提供商,為越來越多尋找低成本替代方案的企業提供服務。而這三大巨頭業績增長的背后,則凸顯了云計算行業先行者與后來者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
《經濟學人》本期也撰文指出,由于遷移成本很高,云計算行業將強者恒強,已經跑馬圈地占據市場大半份額的云服務商將繼續保持優勢。
而作為中國最大的云服務商,阿里云其實已在享受計算經濟帶來的真金白銀。財報顯示,本季度阿里云的高速增長得益于企業付費用戶數量增長,以及為用戶提供更為豐富的云計算、大數據產品。在剛剛結束的云棲大會上,阿里云更是密集發布了DT PAI、 E-MapReduce、混合云、云服務器2.0、IOT解決方案等15款新品,再次彰顯了其在計算領域的領先地位。
根據IDC數據顯示,2014年,阿里云在中國公有云市場的占有率達29.7%,超過亞馬遜、微軟和IBM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總和,穩居中國公有云市場的領導地位。根據IDC預測,中國公有云市場未來幾年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到2018年,中國云計算市場將達到20億美元,而SunTrust分析師則認為,到2018年,阿里云業務的收入將達到12億美元,占據國內60%以上的市場份額。
IDC常務副總裁Jeffery Yao在“云棲大會”上表示,“美國的公共云市場占全球公共云市場的60%以上,現在中國公共云市場比較小,但在發展速度上,中國的速度已經達到了美國的2倍,所以我們預計這個比例也會發生相當快的變化。”
馬云編織了一張大網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曾在致投資者的公開信中表示,云計算是阿里巴巴未來十年的核心戰略之一,將不惜一切投入發展數據技術,讓數據和計算能力成為普惠經濟的基礎。
而在云棲大會上,馬云再次強調了“數據和計算能力給人類帶來的普惠價值”。10月26日,馬云終于讓我們領會到了什么是“普惠”。在當天新聞聯播后的超黃金廣告時段,阿里云反復提到的這句“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就是在宣告,阿里云希望從幕后走向臺前,從定制走向普惠。
其實,馬云的“普惠”之路早在去年起就已經初現端倪了。2014年,馬云那看似一筆筆風馬牛不相及的收購,實則是在編織一張“普惠”的大網,而這張大網不僅涵蓋了各個行業的方方面面,更是為阿里云成功開啟了一條商業化的運營之路。
比如:為微博提供CDN(內容分發網絡)服務,為影視公司提供視覺云,為醫療行業提供醫療云,收購高德和UC則可以完全拋掉原有的服務器,選擇阿里云的服務。這一系列的布局不僅節省了一大筆開支,同時還可以在行業內起到先鋒的作用。
只是當時雖然阿里云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由于受制于國內的發展現狀,其云計算業務并沒有明確的用武之地。不過,在時隔一年之后的2015年“云棲大會”上,大量激增的參會人數和參展企業令阿里云看到“從幕后走向臺前,從定制走向普惠”的機會來了(注:云棲大會參會人數達2.2萬人,參展企業200多家,120多萬人通過網絡觀看直播)。
尤其是通過超黃金廣告時段我們可以看到,阿里云提供的服務已經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比如:在微博上發布每一條信息和圖片,在天貓的每一次購物交易,通過12306購買火車票,這些的背后都是阿里云在提供計算服務支撐。
所以,阿里云希望加速成為“基礎服務設施”的提供者,就像普通人每天都離不開的水、電、煤那樣。正如Jeffery Yao所說的那樣,“中國公共云市場正在高速發展,因為以后所有的生意都會發生在云上。要上云還是不要上云,這個討論應該要結束了,不要再去做這樣無謂的,或者沒有意義的爭論了?,F在應該考慮什么時候,何時上云,以及怎么去上云。”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