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傳承中華游戲精髓,攜手全球游戲玩家”,37游戲的下一步使命是把具有中華特色的國產游戲(網頁游戲和手游)發行到世界更多地區。
文/來烏
頁游之虎的每步路
帶領團隊從默默無名的創業公司到國內最佳游戲運營平臺之一,李逸飛只花了不到三年時間。
2011年,李逸飛和聯合創始人曾開天一起辭職創業,旋即一頭扎入當時并不被業界看好的頁游行業,時值頁游行業大洗牌,中小開發者和運營商叫苦不迭。然而,37游戲不僅挺過了這一寒冬,還在2012年底以黑馬的姿態成為TOP3頁游企業,最終為自己博得“頁游之虎”的美名。
“紅海”中殺出一個未來
作為資深玩家,在李逸飛看來,游戲是一種性價比非常高的娛樂休閑方式,“每個月花200塊就可以玩得很滿足”。凡是37游戲運營的游戲,他都會做第一批玩家。
接受《東方企業家》采訪時,李逸飛不吝自我剖析,“我們都不能算非常強大的產品經理”。兩人一起考察過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很多新興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最終,憑著在數據分析、精細化運營方面的專長,以及在渠道資源層面的積累,兩人成立了37游戲——闖進了臨近洗牌期的頁游產業。
走過創業初期幾個月的迷茫,37游戲的定位和路線逐漸清晰。作為運營平臺,李逸飛堅持帶領團隊走“精細化運營”的路線。和粗暴的“純數據論”不同,精細化運營更關注頁游產品體驗,要求深入研究用戶習慣,從而優化產品細節,針對玩家需求做出創新。
實際上,從“簡單粗暴”到精細化運營,一直是頁游行業尚待解決的轉型問題。生命周期短、用戶流失嚴重、過度營銷等問題長久以來阻礙著頁游行業的健康發展,而這些很大程度上是粗放型運營帶來的結果。
相比端游而言,網頁游戲有時間碎片化、輕度、休閑等等優點,由于廠商研發環節不過硬,市面上不乏大量粗制濫造的游戲,從而加劇了營銷推廣的“混亂”格局。“花錢買用戶、打廣告、制作重心放在前期……”,在李逸飛看來,正是這種輕品質的營銷思維讓很多頁游用戶在嘗鮮期就體驗了游戲的精華部分,而之后則迅速流失。
李逸飛較早提出了“獨代”和“聯運”并行的策略。據他透露,目前37游戲上的獨代和聯運產品各占一半。和聯運不同,獨家代理運營既沒有現成模式可以照搬,也面臨更高的市場風險;然而,更為重要的是——不論是端游,還是頁游,唯有獨家代理運營,才標志著一個運營平臺的成熟。而這正是37游戲力圖獲得品牌化長久發展的必經之路。
以37游戲目前獨代的王牌產品《大天使之劍》為例,在產品的前期推廣中,37游戲先進行了一個月的產品調優,并于公測當天進行了高密度、高覆蓋率的市場推廣。當天37游戲單平臺開服37組,一舉打破了公測首日最高流水記錄。之后,通過持續的造勢,《大天使之劍》在積累用戶群的同時,游戲影響力不斷提高,接連取得了自面市30天便流水破億、最高單日總流水超過3000萬元、60天總流水突破3.2億元等成績……一舉刷新頁游史上最快流水過億、最快開服速度、等多項行業記錄。
手、頁并進呈“雙生花”
從去年到今年,手游產業在移動互聯網大爆發的趨勢影響下呈現瞬間爆紅的發展態勢。據艾瑞咨詢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Q3,中國手游市場的規模達到了69.8億元,同比增長72.8%;而頁游市場的規模則為56.6億元,同比增長24.3%。手游的高速增長與頁游的緩慢增長形成了一個對比,導致了業內出現了不少唱衰頁游的聲音,更甚者認為手游是頁游之后的最佳用戶選擇,而頁游只是端游向手游的轉化中一個過渡性的角色。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顯然錯得離譜,從直觀的數據對比上看,似乎頁游增長與手游相比是相對低了一些,但實際情況中,手游的攪局反而給頁游市場一個重新角逐的機會,那些不盲目追風、深耕業務和產品的平臺將成為重構生態的大贏家。
在37游戲總裁李逸飛看來,與其說手游興起是“革”頁游的命,不如說是前者是給后者輸了血。“實際上,手游是培養了頁游的潛在用戶”,李逸飛分析。作為多年的資深玩家,李逸飛觀察到,手游因移動便利性吸引了初次接觸的游戲新人。比如,在手游用戶調研中,女性玩家撐起半邊天,這與端游及頁游中男女比例失衡的情況完全不同。而當玩游戲的娛樂習慣建立以來,這部分用戶將轉向功能、擴展更為豐富多元化的頁游甚至端游產品。“玩手游的人很多最后變成了頁游用戶”,在李逸飛的眼中,手游和頁游的關系更像是“雙生花”,以一種共生的方式曼妙了這個屬于玩家的游戲世界。
那么手游對頁游的真正的沖擊是什么?在李逸飛看來,最大的挑戰是大批頁游開發者、供應商轉型到手游市場,直接導致“可以選擇的優質供應商減少了”。李說。這個研發轉型的過程逐漸提高了頁游開發的進入門檻。“過去開發一個頁游可能需要200萬元投入,但現在可能在800萬元,甚至由好的CP研發的產品可能達到3000萬元,”李逸飛向《東方企業家》記者舉例。
為了適應頁游CP轉型的問題,今年8月開始 ,37游戲就宣布聯手豈凡網絡、巨人網絡等業內頂級運營商和研發商,籌備創優孵化基金,共建生態圈——旨在幫助頁游、手游行業中的小微團隊成長,為其提供全產業鏈扶持,以提升小微團隊的生存能力和產出能力的游戲。此外,37游戲也開始涉足自研。在今年Q3,37游戲以4.8%的市場份額位列游戲研發商的第七位,呈現出逆流而進的發展態勢。
隨著過渡的行業熱潮褪去,頁游進入到平穩增長狀態,逐漸又變成了藍海。對以“精細化運營”見長的37游戲而言,這輪行業洗牌意味著新的市場機會——少了野蠻的惡性競爭,其在夯實精細化運營、代理優質IP、延長頁游生命周期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這一點,從37游戲頁游市場份額的持續提升可見一斑:2013年Q1,37游戲以8.2%的頁游市場份額排在整個頁游市場第三位。而根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網頁游戲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37游戲的頁游業務占2014年Q3國內頁游份額提升到13.3%,僅次于騰訊。
新頁游出海 加碼全球市場
基于前瞻性的市場觸覺,李逸飛三年前果斷闖進頁游紅海,如今37游戲也是同行中布局海外市場的先行者之一。自2012年開始,37游戲就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繼在東南亞地區取得開門紅后,今年將在歐美市場發力進攻,試圖在歐美市場分一杯羹。
今年三月,37游戲更是不惜重金(花費210萬美元)啟用新域名37.com。
李逸飛透露,舊域名“37wan.com ”基于中文語系,不便海外玩家記憶。購買這個全球最貴域名top10,除了短域名更便捷之外,正是出于擴展全球業務的需要。“37游戲平臺未來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國際化的綜合游戲平臺”,李逸飛說。
圍繞“傳承中華游戲精髓,攜手全球游戲玩家”,37游戲的下一步使命是把具有中華特色的國產游戲(網頁游戲和手游)發行到世界更多地區。
據介紹,目前37游戲業務范圍已經覆蓋了港澳臺、東南亞、日韓、北美等地區,各境外地區平臺的總運營產品數已達50余款,總開服數已經超過3000服,總注冊用戶數達2000萬。
如今,李逸飛仍堅持每天跑步,同時也是他所堅持的清醒思考時間。在這位正放眼海外、迎接全球挑戰的游戲人看來,中國頁游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市場的核心。中國已成為世界頁游市場的核心。而37游戲正要一展拳腳。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