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泡DIY貼吧、論壇的電腦愛好者或多或少會看到關于散片CPU體質好壞的話題,那么CPU體質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看CPU體質?對于這兩個問題,下面裝機之家幫助大家科普一下。
CPU體質什么意思?
通俗理解,CPU體質就是指CPU的工作電壓,同一款型號的處理器,其電壓越低,代表體質就越好。
對于小白而言,可能對“CPU體質”這個詞匯比較陌生,甚至完全沒有聽過。其實,CPU體質主要針對一些高端超頻CPU來說的,對于超頻玩家來說,同型號處理器能夠保持更低的電壓,那么擁有更強的穩定性。
可能會有人問,為什么工作電壓越低,超頻款的處理器穩定性就越好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其它參數一致,而電壓越低,功耗相對越小,超頻發熱量也就相對小一些,穩定性自然會更為出色一些。
CPU體質怎么看?
1、CPU-Z查看CPU工作電壓
CPU體質主要就是查看CPU工作電壓,然后對比選擇一款最低CPU工作電壓。而查看CPU電壓方法有不少,比如借助第三方軟件,例如CPU-Z,如下圖所示:
CPU-Z查看CPU核心工作電壓
2、通過主板bios查看CPU電壓
開機后按DEL鍵進入主板bios設置,接著在CPU頻率與電壓設置信息中,就可以看到CPU工作電壓了,默認工作電壓是自動調整的,如下圖所示:
bios看CPU體質方法
這里教大家如何查看自己電腦CPU的穩定工作電壓。方法是開機啟動后進入Bios里,然后設定頻率和電壓,運行一定時間的后,測試穩定的烤機軟件沒有異常的情況出現,該電壓即為穩定電壓。大家可以通過多次升降電壓找到最低的穩定電壓,這塊CPU的體質也就基本可以確定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只有不鎖倍頻(帶K)的CPU才能挑體質的,只要你電腦主板的BIOS支持電壓調節,就能挑體質。因為即使是不能超頻的CPU,也會有穩定電壓高低的區分。當然可能是以睿頻的方式運行的,收到體質的限制相對而言就不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