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11日,由中國首家生物計算技術驅動的生命科學平臺公司百圖生科,與致力于IT和BT交叉融合的創新孵化中心播禾創新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生物計算大會于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會議邀請到了包括6位院士在內的50余位專家學者、40余位生物醫藥企業高管到會分享,1500余名觀眾在現場參加了會議,首日直播線上觀看人數超過51.2萬。
本次大會圍繞“如何定義生物計算”,分別從生物計算的行業需求、現狀及挑戰、發展驅動力等多個維度進行了探討,形成了“生物計算 = 新數據 *新算法”的鮮明觀點。

生物計算產業正成為科技業的一個新熱點,作為跨界融合的技術驅動產業,生物計算在近年來展現出了巨大潛力,也需得到更多的驗證、打磨,才能從研發中心走向行業應用,帶動整個產業鏈條和人才梯隊的成熟,成為行業公認的新發展引擎。

5月10日上午大會現場,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在致辭中表示很高興與各位來賓相聚于美麗的金雞湖畔,共同開啟首屆中國生物計算大會,分享前沿成果,目前蘇州市正緊盯新一輪的產業革命,關注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蓬勃發展,吸引了多位國家級人才,逐步形成了涵蓋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的全產業鏈。希望本次大會進行深化溝通交流,率先探索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交叉點”,加快打造生物計算產業“新藍海”,促進互利共贏,并助力蘇州進一步聚力創新發展。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百圖生科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彥宏在現場發表致辭。李彥宏表示,生物計算是個高度融合的學科,生物+計算的融合,會帶來巨大的突破和進步。依靠生物計算引擎,能夠有效利用大量的生物數據,把藥物發現的“大海撈針”變成“按圖索驥”,為人類的生命健康謀福祉。基因組學研究帶來的人體數據、新藥研發過程中積累的知識以及新生的各類機器學習的算法這三個關鍵指標在高速增長,正在共同促進生物計算給人類創造價值。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鄂維南院士就“機器學習與科學計算”分享了科學計算的兩大主題——處理物理模型和處理數據,指出機器學習、數據驅動在處理生物實驗數據、設計新型實驗以及創建更高效的生物計算模型方面的廣闊前景。隨著AI的發展,AI 在生物、化學、材料、工程等傳統科學領域將會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將科學模型、機器學習與高性能計算相結合,進一步開發出更加高效和準確的研究方法,促進科學研究從“小農作坊”的模式到“安卓”模式的轉變。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則從生命科學的角度看AI,分享了對于生物計算的宏觀認知,并以自身在冷凍電鏡技術的研究為例指出“計算領域一次次的突破創新,會帶來人類對微觀世界認知的革命,你要想抓住這次革命,就要和它同頻共振,用學術的眼光提前意識到做布局。”希望人工智能突破假人工的思維限制,用計算來決定未來。

免疫治療是當今研發的超級熱點,有創新發展機遇的領域,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療創新研究院創始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董晨董晨院士分享了關于 “免疫治療創新—從基礎到臨床轉化”的思考,加強免疫治療與生物治療相關的原創性研究,重點突破基于抗體與基于細胞的免疫治療、生物類似物、基因治療等創新產品研發及臨床轉化的關鍵技術和瓶頸技術,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物產品,加快我國生物醫藥從實驗室到臨床治療的轉化落地,力圖從源頭的機理的發現到轉化建設高效完整的技術創新鏈條,解決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的終極目標。

圍繞“基于AI的智能診斷以及多參數細胞、疾病分型”的話題,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譚蔚泓院士指出“多參數特征圖譜是我們高效疾病診療的關鍵”并分享了分子計算的基本思想,指出:“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科學進行解析從而為疾病診斷提供精準圖譜以判斷各種亞型的特征,為下一代的疾病精準診斷提供變革性的技術。”希望AI技術與醫學研究的融合創新,能夠加速精準診療時代的到來,造福人類健康。

在聽完幾位院士分別從底層計算技術、生命科學、免疫療法和智能診斷各個維度剖析了生物計算的發展現狀,由恒瑞醫藥高級副總經理兼全球研發總裁張連山;藥明康德聯席CEO楊青;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馬維英以及連線嘉賓佐治亞理工學院機器學習中心副主任、百圖生科科學顧問宋樂,與百圖生科聯合創始人兼CEO劉維共同帶來生物醫藥產業界對于生物計算的真實態度,共同探討在生物計算的引擎下,都能衍生出哪些跨界融合的新藥研發模式。
百圖生科聯合創始人兼CEO劉維表示:“百圖生科定位為生物計算驅動的創新藥廠,希望在傳統研發手段失敗率過高的領域探索一種數據驅動的新研發模式,并將過程中的很多知識和能力與生態伙伴分享”。

在場的兩位專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聘教授,百奧智匯科學顧問、百圖生科科學顧問張澤民;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腫瘤生物信息中心主任,百圖生科科學顧問吳健民,同時連線場外嘉賓:百圖生科副總裁,原吉利德生物信息和數據科學部執行總監蔣昭實與大會主持薄荷天使基金合伙人,新生巢及播禾創始人劉毓文共同為大家帶來組學和轉化醫學的話題分享,在每一個決策環節都用到組學數據、商業決策,包括靶點的發現和驗證,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研發設計和優化對生物計算驅動下的藥物研發新范式、轉化醫學研究新范式提出了大量的觀點,希望通過單細胞技術的蓬勃發展和海量數據積累,助力廣大同行尋找靶點研發新藥。

大會發布了免疫圖譜卓越計劃并進行聯盟簽約,百圖生科與包括維亞生物、和鉑醫藥等藥物研發領域的領軍企業;索智生物、宇道生物等AI藥物研發企業;深勢科技、燧坤智能等計算藥物設計平臺;百奧智匯、普瑞基準等前沿組學企業;及Merck創新中心等大型跨國藥企在內的30余家首批生態伙伴進行了簽約。

通過這一生物計算生態計劃,百圖生科將提供自身研發的核心生物計算引擎、海量自有數據、10億元的資金補貼,與生態聯盟合作伙伴共同助力免疫圖譜的繪制,期待“免疫圖譜卓越計劃”能夠在未來支持一批高質量的轉化醫學研究項目,聯合前沿生物技術專家、藥物開發專家和臨床專業團隊,打造一個國際領先的“免疫圖譜”,系統探尋癌癥、自免、衰老等疾病的復雜免疫規律,為高效率的靶點挖掘和藥物設計提供可能。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