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4月1日滴滴外賣登陸無錫后,外賣行業再度爆發大戰,也讓無錫成為全國的關注焦點。為此,記者專門趕赴無錫進行了現場體驗。

補貼混戰燃戰火 引發消費體驗投訴
優惠券紅包等補貼成為此次外賣大戰的主要手段。滴滴剛推出“滿20元減18元”的當日優惠券,美團外賣就推出“滿20元減15元”的“今日專享紅包”…優惠券優惠力度之大、數量之多,讓無錫市民們直呼:此時不薅羊毛更待何時?
“吃份炸雞1分錢,喝杯奶茶2.7元,一斤板栗2.5元”“3個人12塊吃了一頓麻辣香鍋”“這些天不點個外賣都覺得對不住自己”,甚至有網友稱最近無錫人民已經無人做飯了,全部點外賣……
然而,巨額補貼送紅包帶來的驚喜之外,也帶來了混亂和問題。因為激增的接單量也暴露了滴滴不匹配的配送力度,爆單、延遲、亂退單等情況時常發生。

用戶發朋友圈吐槽
“雖然優惠力度很大但是滴滴的使用體驗很不好”,市民陸先生反映“湊熱鬧下了一份單,最后被商家取消了,錢退給我了,券沒了,想想原來薅個羊毛也不容易。”
“昨天下午1點半,我同事在滴滴外賣下單某水果茶,等了近3個小時才送到。而她下單后不久,就看到該店‘打烊’了。還有更離譜的是,有同事點了單隨即被‘退單’,估計商家也是忙不過來了。”不止如此,后臺的操作和功能也有待完善,比如用戶評價的功能就尚未開通。
品類待豐富 滴滴被戲稱“吃雞專用”
大量外賣補貼讓用戶大呼過癮的同時,有細心的網友也發現,雖然滴滴的優惠力度不小,但是可能由于上線時間不長原因,大品牌商家的數量較少,大部分是黃燜雞、麻辣燙、拉面等小品牌快餐類商戶。


滴滴外賣(左)和美團外賣(右)APP截圖
記者在滴滴APP外賣頻道的“大牌美食惠”中看到,知名連鎖類品牌餐飲幾乎沒有,最大名氣的就是德克士、百基拉這類二三線餐飲企業。而打開美團外賣的APP,不需要點擊大牌專區,首頁顯示的幾乎全是知名餐飲品牌。
據記者統計數據,目前以黃燜雞為代表的快餐品牌占到滴滴外賣商戶總量的80%,而其中僅炸雞類的餐飲商戶就占了3成,有網友戲稱滴滴是“吃雞專用外賣”。
最多難搶三成 商戶資源制約滴滴成長
目前中國的外賣行業幾乎已經被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兩家壟斷,商家資源成為兩家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來自移動大數據檢測平臺Trustdata《2017年上半年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有55.6%的商戶選擇獨家入駐美團外賣,另外有18.6%的商戶獨家入駐餓了么。

也就是說,在中國的外賣商家里,有74.2%的商家是已經被美團和餓了么分別獨家瓜分了的,而只剩下25.8%的外賣商家是選擇多平臺入駐的。或許這將是滴滴外賣未來可以爭取的最大商戶資源的上限了。
在這25.8%的商戶中,也并非所有商戶都會選擇滴滴。在走訪中,就有無錫商戶向記者表示,由于在美團外賣或餓了么平臺上經營了很長時間,積累了很多用戶,訂單數量更多,影響力也更大。滴滴新成立,各種服務還不完善,貿然入駐怕影響用戶口碑。
作為中介服務平臺,外賣行業解決的核心點就一個: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以最少的費用享受到自己想要商家的服務。所以,關鍵是能有效的連接消費者與商家,而針對用戶的補貼只能解決一端的問題,門檻較高的商家則不是短期內依靠補貼就能實現撬動的。這顯然是擺在滴滴外賣面前最大的鴻溝。畢竟,就算免費送,天天吃炸雞也會膩的!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