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中國經濟網經營顧問,今年來策劃主持了《奇點臨近》、《算法帝國》等系列人工智能、大數據主題研討會。主持的《靜沙龍》微信群聚集了國內頂級的人工智能專家及企業家群體,每周三主持推出的《靜沙龍》主題分享在人工智能業界獨具影響力,已發布的重要主題有:
【白碩】解構《集異璧》跳出怪圈看人工智能
【周昌樂】人工智能與禪
【胡郁】訊飛超腦——科大訊飛人工智能計劃揭秘
【張文強 】人工智能與服務機器人
【王濤】大數據時代的視頻智能分析與服務
孫正義是判斷行業趨勢的大師,有望因阿里巴巴的上市成為今年世界首富。孫正義的軟銀當年在名不見經傳的阿里巴巴身上投下了2000萬美元的賭注,現在軟銀所持的股份價值據估算暴漲到了大約580億美元。現在,他看到了新的趨勢,并部署了軟銀的新戰略方向。
本月初,軟銀宣布1年內將在Sprint美國門店中出售名為“Pepper”的擬人化社交機器人。宣告軟銀的機器人戰略正式開局——繼電視機、個人電腦、游戲機、智能手機之后,機器人將成為家庭中的第五大類智能終端,“社交機器人”產品將極有可能掀起電子消費品行業的新一輪浪潮。
隨著智能手機迅速普及,智能電視和機頂盒迅速進入千家萬戶,客廳中的信息入口正在形成;智能小汽車隨著特斯拉的熱賣成為產業熱點;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穿戴設備正在成為產業巨頭和創業者努力挖掘的又一個金礦。來自《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的預測顯示,到2020年全球智能設備數量將會達到280億部。家庭將是這些智能設備的重要使用場景。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預測,“機器人革命”將開啟數萬億美元的市場。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機器人技術相互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如果說機器人技術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很重要的突破,那么掌握了人工智能,就是掌握了未來。
在中國,智能化時代也在掀起巨幕。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將進一步推動關聯技術和新興科技、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新一輪的信息技術革命,而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新支點。
據彭博社報道,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在2014百度世界大會接受采訪時表示,百度已打造了世界最大的用于語音和圖像查詢計算機大腦。該電腦集群在硅谷完成設計,將在北京完成搭建,并于6個月內完工。吳恩達表示,這項名為“百度大腦”的產品,其計算速度將達到2012年推出的谷歌大腦的100倍、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2013年推出的計算機大腦的10倍。吳恩達之前也曾參與了谷歌與斯坦福的人腦工程設計與開發。在他看來,百度大腦與谷歌及斯坦福的產品相比,使用了性能更為強勁的圖形學處理服務器。吳恩達表示,“你投入的越大,(計算機大腦的)表現越好”,百度大腦的第一步將是擁有自主識別圖像的能力。百度大腦集群將包含大約1000億個數字模擬神經連接。從百度高薪聘請吳恩達為百度首席科學家即可感受到百度發展人腦工程的決心。在吳恩達宣布加入百度后,美國權威雜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就曾表示,“百度將領導一個創新的軟件技術時代,更加了解世界。”隨著百度在人腦工程領域創造出震驚世界的成就,提前布局人腦工程領域研究的公司就擁有了先發優勢。
這充分展示了,在即將到來的全球智能化時代,以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為“大腦”中樞,以無人機、無人車、各種智能穿戴設備為載體,人工智能系統集群及其延伸的終端設備將對人類現有生活方式,社會經濟以及產業模式形成重大顛覆。而全球投資者從現在開始,就必須以全新的投資理念,去瞄準全球智能化時代的新一輪中國投資機會。
首先,美國互聯網巨頭正加緊向智能化時代轉型 。截止到2014年4月,谷歌已斥巨資收購了9家機器人公司。Facebook出價2000萬美元收購位于英國的無人機制造公司Ascenta,亞馬遜2012年即以7.75億美元現金收購Kiva Systems以獲得倉庫機器人技術,并于 2013年公告無人機快遞服務Prime Air的測試計劃,并已經申請在美國本土和印度開展無人機送貨測試。在汽車產業,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逐步成熟;特斯拉CEO馬斯克則稱5-6年內,將推出無人駕駛汽車。
無論是機器人、無人飛機還是包括谷歌眼鏡、蘋果iwatch等在內的一系列智能設備,都必須有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作為核心技術支撐。如果說過去15年,是互聯網爆發的時代,那么未來的5-10年,將是智能化技術和智能產業爆發的時期。
美國互聯網巨頭紛紛轉向人工智能研發,源于互聯網產業的商業模式已趨成熟,缺乏暴漲空間。而智能產業剛剛興起,市場潛力很大,甚至可以顛覆傳統的物流、汽車等支柱產業,影響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互聯網巨頭都在搶占這個戰略制高點,不惜巨資收購相關技術,以期迅速壟斷市場,形成強大競爭力。掌握智能化核心技術的公司,則備受資本市場追捧,例如Rewalk是一家以色列的外部機械骨骼企業,上市首日大漲113%創美股記錄。因此,面向未來的投資者,必須要更加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新戰略投資機會。
其次,全球戰略資本正加大投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 樂搏資本創始人楊寧對未來科技趨勢的沙盤推演是:5-10年內,人類就將進入智能一切的時代,機器人將像水、食物、互聯網一樣,成為人類每天生活中的標配,難以脫離。就在今年年初,楊寧剛投了一家智能機器人公司,是以2500萬人民幣估值進入的,而最近該家公司又剛剛融了A輪,估值已經達到了9000萬美金,半年多時間,估值暴漲了20倍。
我自己辦有一個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為主題的微信群《靜.沙龍》,聚集了一批國內頂級的人工智能專家及企業界領袖,若干戰略投資家已經聞風而動,通過各種渠道要求與這個平臺對接,以更便利地獲取產業最新動態。
除產業資本外,國家戰略資本的投注更有決定性。美國國防部、谷歌、蘋果等公司在動用高達數千億美元的資金對機器人領域進行投資,奧巴馬政府還啟動了長達10年的人腦研究項目,繪制大腦圖譜;此外,“人類大腦工程”已入選歐盟旗艦技術項目,獲得歐盟10-20億歐元科學基金資助,計劃在2018年前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意識和智能的人造大腦。
由此可見,以美國為首的全球重要大國,國家資本和產業資本都在向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加速集中。人工智能科技的突破,以及“一切皆智能”的時代,必將到來。
最后,如何抓住全球智能化時代的中國投資機會?
既然未來5-10年,投資智能化技術是大趨勢,那么我們該怎么選擇投資機會呢?
這里,要明確的一點是:人工智能的技術門檻很高,不像互聯網技術那樣已經普及。一位業界有影響力的CEO曾對我說:“你可以把國內的大數據技術環境看做一片草原,各家企業的技術水平都相差不多,資源相當分散。但人工智能技術卻是有一棵大樹,這就是百度。”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邵宗有先生也曾說過:現在計算能力比起他做機器學習時,已翻了9個數量級,數據量翻了10個數量級,人工智能有了爆發條件。現在人工智能終于迎來了夏天,他認為百度和科大訊飛等主流公司將引領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方向。
《三聯生活周刊》本期的封面報道《機器人在中國》,采訪了中國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席曲道奎,他分析道:“機器人領域是增長點,但投資上億元都不算大投資。機器人行業的鮮明門檻就是技術、人才和資本,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沒有設計研發能力是沒法競爭的。”換句話說,智能化產業,靠山寨、模仿、改良等都沒有出路,必須自主創新。
而在未來5-10年的智能化時代,百度是最有可能與谷歌等美國巨頭較量的中國公司。
1. 百度向智能化轉型的意志最堅決: 李彥宏在今年8月8日以“Shining your way”為主題的2014百度Summer Party上演講時說:“我們要把百度建設成為全球的創新中心!”他說:“我期待著有一天,機器人的智能可以媲美人的智能,也就是奇點的臨近。”百度研究院副院長余凱在百度世界大會演講稱,百度從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是一個人工智能公司,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主戰場,百度則是最早把深度學習做為公司的核心戰略方向的高科技公司。
2. 組建了國際頂級的人工智能研發“夢之隊”: 百度不僅于今年5月聘請了全球三大深度學習泰斗之一的吳恩達作為首席科學家,還于9月初,聘請前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擔任總裁。張亞勤是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創始人之一,曾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張亞勤加吳恩達,都是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張亞勤還負責開發百度的新業務,可以預見,在他的推動下,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必將有更多新突破。
3. 巨資投入智能產品研發,迅速推出概念化產品 :在中國互聯網BAT三家巨頭中,百度的技術驅動力最強。2013年全年,百度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達41.07億元,比2012年增長78.2%。到2014年年初,百度通過“少帥計劃”攬人才,面向全球招募9名30歲以下的人工智能領域青年精英,提供的是T9、T10職級,年薪百萬元上不封頂。在2014年9月3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已經可以看到百度筷搜、Baidueye、無人駕駛汽車、小度機器人等概念化智能產品或研發中的雛形。
4. 攸關國家安全的“大腦”項目得到高度重視 :今后的戰爭,是無人化的智能信息戰。無人機、無人戰車和機器人是終端,而作為指揮控制中樞的“大腦”——即人工智能系統處于戰略核心位置。誰的“大腦”更勝一籌,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而百度大腦是中國唯一可與谷歌大腦抗衡的人工智能系統,國家對此類項目和產業的重視,可以說是最高級的。我們從今年以來,李彥宏兩次陪同習近平總書記出訪,習總書記還親自出席了百度葡語搜索引擎發布儀式等就可看出政策的扶持力度。
5. 國際化、市場化的創新機制提升其全球競爭力 :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與開拓,不僅符合中國高科技發展戰略,也成為全球互聯網巨頭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先驅。百度一方面得到中國官方的支持,一方面保有靈活的公司市場化機制。百度還在硅谷設立了實驗室,從研發創新到人才團隊,全面與國際最先進水平接軌。例如,百度研究院的副院長余凱以及杰出科學家吳韌等,都曾在硅谷從業多年,擁有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百度的研發創新團隊具有站在全球最前沿,與硅谷巨頭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競爭的強大實力。
在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列舉了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基礎架構、海量數據和優秀人才,他認為中國科技一直是追趕者,在人工智能這一點上看到了中國公司有希望追上甚至引領全球,他選擇百度正是想幫助中國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先機。
由此可見,百度在未來5-10年的全球智能化時代,很可能將處于全球領導企業的位置。而目前在BAT三家主流互聯網公司中,百度的市值雖然在今年內已經有大幅上漲,但與其即將爆發的人工智能和智能化系列產品的市場潛力相比,還有明顯低估,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作為投資者,如果不想錯過全球智能化時代的新一輪盛宴。是時候關注人工智能概念、智能化產業概念股。換個眼光看BAT,換個視角看中國概念股。用全新的投資理念去評估中國互聯網公司投資價值的時候到了。
本文作者:楊靜微博及微信公眾號楊靜lil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