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產業互聯網爆發的一年,科技巨頭紛紛聚焦企業端需求,布局產業智能化升級,助力行業智能化變革。來到2019年,迎來新財年的聯想也正式提出了“聯想 智慧中國”的企業愿景,發力“智能+”,推進動我國傳統行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從概念上來看,借力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終端以及網絡優勢,傳統產業可以提升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實現轉型升級。據介紹,聯想在新的財年提出“聯想 智慧中國”的新愿景,旨在通過自身向智能化轉型的經驗和能力,來帶動各行各業實現轉型升級,進而釋放效率紅利,推動“智慧中國”的發展。
從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進入信息化階段起,到現在進展如火如荼的數字化、智能化時代,我國傳統行業正經歷著新一輪的變革。作為中國信息化基礎設施提供者的聯想,在中國信息化初始階段的30多年,將電腦普及到全國城鄉的每個角落,在新的時代又將如何發揮自身作用,幫助各行各業應對智能化轉型升級中的難題呢?

(聯想集團副總裁、首席研究員田日輝接受媒體訪問)
聯想集團副總裁、首席研究員田日輝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聯想將主要從智能物聯網、智能基礎設施、智能垂直行業三大領域進行布局。
其中,智能物聯網的業務不僅僅是是聯想PC、手機、SIoT(智能物聯)設備,而且還會包括嵌入式電腦、高速攝像頭等商用邊緣計算設備。聯想是一家擁有最廣泛智能設備的企業,而這些設備不僅僅負責采集數據,還可以計算、分析,進而為智能化奠定硬件基礎。智能基礎架構則主要側重于傳統IT、軟件定義數據中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和高性能計算/超算四大方向的基礎技術為主,致力于基礎框架引擎建設。最后一項智能垂直行業,則主要圍繞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解決方案進行布局,簡言之就是聯想智慧對垂直行業的科技賦能。

(聯想晨星AR目前正為中國商飛C919大飛機制造提供輔助裝配解決方案)
從大的方面來看,聯想并非單純為智能化而智能化,而是致力于釋放效率紅利,推動智慧中國的發展。
那么,聯想又有何優勢呢?其實,現如今聯想全面賦能產業的整套企業數字化轉型方案,是2011年以來聯想本身智能化的一個縮影。2011年,為了應對聯想內部的電池續航、時間信號優化的需求,聯想啟動了內部的大數據業務,并迅速將這項業務擴展到聯想企業內部,包括供應鏈預測、倉儲運營優化、精準營銷等方面均實現智能化升級。聯想已通過自身的實踐,證實了其“智能+”解決方案的可行性。

(聯想DCG體驗中心總監李鑫介紹聯想行業智能落地案例)
目前,在與企業融合對接上,聯想的工業智能解決方案也已取得顯著成效。在為國內一頂級鋼鐵企業提供智能解決方案上,聯想基于超算、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優勢,幫助該鋼鐵企業整合了內外部各種結構、非結構化數據,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AI分析。現階段,該鋼鐵企業已實現了對供應鏈的高精準預測,極大地縮短了采購周期等問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產業互聯網的全面落實,還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而在這場新浪潮中,像聯想這樣科技巨頭的入局,無疑將成為行業智能全面落地的有力引擎。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