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2018年產業互聯與數字經濟大會暨首屆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京開幕。樹根互聯董事長梁在中應邀出席,并發表關于“工業互聯網的實踐與開拓之路”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科技的發展和硬件成本降低給工業產業的全面數字化帶來了曙光,能為產業的每一個環節帶來大幅的效率提升。
梁在中認為,在傳統制造業的研發和生產環節中,工藝和效率的提升周期都相當漫長,其根本原因是難以進行數據采集以及分析,人們難以實時動態地了解工業設備的研發以及使用過程。如今,工業互聯網可以幫助工業實現全面數字化,人們可以基于對工業產品制造和使用全過程的洞察,來縮短研發周期、優化工藝,從而使工業的運行效率得到提升。

梁在中從提高資產利用率、解決工業勞動力供給等維度,分析了工業互聯網的顯性價值。羅蘭貝格報告顯示,預計中國2018年工業資產增加9.7萬億,且其中新出廠的工業設備自動化程度正以15%的復合增長率逐年提升。不過,梁在中透露,基于樹根互聯平臺上近200家工業龍頭企業的開工率統計,2018年設備的有效開工率不超過28%。“這就相當于買回來的設備,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時間是在為工廠創造價值。所以,如何通過最少的投入,為企業帶來大幅度的資產利用率提升以及成本降低,是每個企業的需要。”
以三一重工的廠內設備聯網后的下料環節為例,當工藝專家實時分析設備連接后采集到的數據后發現,只要將原本認為產能不足的下料設備利用到位,不僅不需要外協單位的支持,還有30%的富余產能。而全面連接廠內1萬多臺設備的總投入不到1000萬元,遠低于所取得的收益。“這種資產利用率的提升無疑非常顯著,也是幾乎每個工業企業的需要”,梁在中說。
工業互聯網如何才能為制造業創造上述價值?基于三一的十多年工業互聯網實踐以及樹根互聯兩年來為眾多工業企業實施工業互聯網項目的經驗,梁在中指出,工業互聯網必須具備三大核心競爭力,首先是要聯合生態做低成本、普適性的連接,“連接”是必過的難關,全球主流工業總線中針對自動化設備私有控制器和協議的種類多達上萬種,通用的 PLC 占有率僅不到15%,而非自動化的設備,尤其是8到20年的 “三啞”老設備占比超過60%”,因此幫助企業實現即插即用、自主學習的連接,是做好連接的關鍵。
其次是要構建穩定靈活、性能強大的平臺,“工業企業對于穩定性要求極高,以汽車生產線為例,一旦以聯網方式控制生產,可以更容易的挽回因停線造成每小時數百萬損失。除了穩定性,針對數據的安全性、保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訴求。”
最后是要賦能行業龍頭,打造凸顯工業價值的應用。傳統的工業軟件笨重又依賴于實施,因此,“如何能夠產生一大批輕量級的、結合工業互聯網數據,快速為企業帶來顯性價值的工業軟件,將會是另一個重大命題。”
梁在中引用德魯克的觀點表示,不能量化就不能進行管理,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全面數字化將讓工業產業搭上摩爾定律的快車,為每一個環節帶來大幅的效率提升,這是依托以前的產業經驗無法想象的。
本次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兩化融合服務聯盟和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聯盟聯合主辦,樹根互聯、海爾、騰訊等企業參加。作為中國領先的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樹根互聯一直致力于賦能中國制造業,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樹根互聯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覆蓋95%主流工業控制器,支持350+種工業協議解析,幫助企業低成本構建自己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實現零門檻的設備上云。成立2年以來,樹根互聯已經覆蓋61個工業細分領域,連接超47萬臺各類工業設備,能支持45個國家和地區的設備接入。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