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3月23日,博鰲亞洲論壇青年領袖圓桌會議上,ofo小黃車創始人兼CEO戴威談到自己的社群和圈子經歷時說道。
互聯網浪潮讓這一代的年輕人在感受到一種新的社會結構基礎——社群的力量。未來互聯網全球化浪潮下,社群是分化還是融合?博鰲青年領袖圓桌論壇上,ofo小黃車創始人兼CEO戴威、果殼網CEO姬十三和科幻女作家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等,這些互聯網影響下成長起來的青年們,對此展開了討論。

作為一個90后青年,戴威講述了自己從北大到青海支教,熱愛自行車的騎行故事,在戴威看來共享單車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基于這種初心和熱愛,無樁共享ofo誕生在北大校園,如今正走向全球。ofo小黃車希望讓世界各國的人都能享受到騎行的樂趣。
對于未來社群的趨勢,戴威稱,“原來是我們技術不夠,出來的產品都是一樣的,從小長大的環境,用的東西,受到的教育,讀的書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是從公司的角度是為這個人定制,他從小長到大的偏好會不斷加強。極限想未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一個偏好,之后是沒有大眾的,全是小眾的。”然而,戴威認為,自行車正成為一種通用語言,連接人與人、人與社群、人與城市。
“共享單車未來將是基礎設施,就像水和電一樣,會成為全球通用語言。”戴威在博鰲亞洲論壇青年領袖圓桌會議上說道。
據戴威透露,ofo目前已進駐全球4個國家46座城市,投入單車250萬輛。而作為博鰲論壇歷年來最年輕的企業家,26歲的戴威和他的ofo代表著中國經濟新業態正在走向、影響著全球。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