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騰訊第一大股東Prosus(AEX:PRX,XJSE:PRX)發布公告稱,計劃通過子公司MIH TC Holdings Limited出售至多191,890,000股騰訊控股(00700.HK)股票,相當于騰訊已發行股本的2%。
交易完成后,Prosus對騰訊的持股將從30.9%降至28.9%。Prosus公司以投資為主業,收入結構單一,賣出所持資產股權是其兌現利潤的正常途徑。
2018年3月時,投資騰訊已達17年的Prosus首次減持騰訊,當時亦減持了2%。連續兩次均是外資股東因為自身“市值管理”或補充現金流等原因的減持。
數據顯示,從2018年3月至今,騰訊股價最高上漲超過82%。Prosus的減持顯然并不成功。
雖然此次減持最高合計近1200億港元,但Prosus仍是騰訊第一大股東,整體股權投資收益已經高達1.6萬億元人民幣。
在外資“退場”的同時,有內地基金經理表示,騰訊在港股的核心資產價值稀缺,內地基金補倉潮還未結束,“有更多的籌碼流出,那是好事啊!”
公開交易數據顯示,截止4月1日,最近60個交易日,港股通資金持續凈流入騰訊1347.65億,位列港股通個股第一位;最近5個交易日,資金凈流入也達27.44億,騰訊同樣位列流入第一位。
Prosus為做市值管理減持騰訊
Prosus公告稱,計劃用出售騰訊股票的所得額增強財務靈活性,投資于成長性企業,以及一般公司用途,并承諾至少未來三年將不會出售任何騰訊股票。
公開資料顯示,Prosus的第一大股東為Naspers(南非報業),是后者旗下專門持有互聯網資產的公司,并在阿姆斯特丹和約翰內斯堡兩地上市。其主要持有資產包括對騰訊、攜程、俄羅斯的Mail.ru、德國送餐公司DeliveryHero、美國網上零售商Letgo等的投資。
據了解,2018年Prosus減持騰訊就是因為現金流等內部問題。當年Prosus還曾向沃爾瑪出售印度最大電商Flipkart的股權,年凈利潤達到42.5億美元。
Prosus自身主業主要是投資屬性,收入來源單一,估值不高,賣出資產有利于兌現業績,實現市值管理。
實際上,近年來騰訊業務高速發展,已經持續為Naspers及Prosus提供穩定、巨額的現金流。2017年Naspers的主營業務曾出現虧損,也是騰訊一筆高達1.91億美元的現金分紅,直接彌補了虧損額。
從歷史減持行為看,Prosus最近六年每三年減持騰訊2%,用于自身財務狀況的改善和新業務的發展,減持原因在內而不再外。目前其對騰訊持股比例依然高達28.9%。
Prosus承諾未來最少三年不會進一步出售騰訊股份,也反映其對騰訊業務潛力的長遠信心。
截至目前Prosus持有騰訊30.9%的股權,持有市值高達18663億港元,再加上2018年套現的769億港元,加起來折算成美元差不多是2500億美元。
2001年,Prosus的母公司Naspers斥資3200萬美元,從李澤楷、IDG資本、騰訊團隊手中收購了46%股權。如此算來,這筆投資回報高達780000%,Prosus凈賺1.6萬億元人民幣。
內地機構持續看好
截止4月7日收盤,騰訊股價報收629.5港元。
市場較為關注,外資股東的減持是否會對騰訊股價造成短期的波動。
2018年Prosus首次減持后,騰訊股價雖一度短期調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疊加了游戲版號暫停風波影響。但很快,從2018年三季度至今,騰訊走出了新一波更長階段的持續上漲。
根據公告,此次Prosus擬以每股575港元至595港元配股,折價比例相對當日收盤價在5.5%至8.7%。花旗集團、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被任命為聯合全球協調人和聯合簿記管理人,來管理這筆交易。
折價交易短期內影響了騰訊場內情緒,但也屬于大比例減持的市場慣例。
市場人士判斷,騰訊股價在近期受海外流動性收緊等外盤影響,已經出現了一小波下跌,折價交易顯然更有吸引力,預計這次減持配股會在4月8日香港開市前結束。
從盤面看,今年以來,騰訊日均成交量在2000-3000萬股,交易活躍時可達6000萬股,二級市場交投活躍。而從目前的港股通南下趨勢看,外資股東減持可釋放更多的流通盤,內地資金依然在堅定持續買入騰訊。
公開交易數據顯示,截止4月1日,無論是最近60個交易日、5個交易日還是最近1日,騰訊均位列南下資金凈買入第一名。
港股通中,公募基金正是最大主力。目前有三類基金可以投資港股,一類是以美元交易、占用外匯額度的QDII基金;另一類是通過港股通交易,名稱中明確“港股”字眼的港股基金,這類產品應當將80%以上(含)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港股;第三類是大量其他非港股的普通公募權益類基金,股票資產中投資港股的比例最大也可達50%。
年初以來,大量普通公募權益類基金正在補倉港股,尤其是騰訊這樣的核心資產。“如果不抓緊布局,今年可能會有大量業績優秀的老基金因為不能投資港股被拉開收益差距。”上述基金經理直言。
從2020年四季報來看,公募在港股的倉位配置首次突破10%,其中騰訊是當之無愧的核心資產。
四季度持有騰訊的公募基金數量達到了217只,較上一季度的152只,增幅近43%,持股市值達到了505.36億元,較上一季的258億元增幅近96%。
騰訊最新披露的2020年財報顯示,公司基本面穩健:2020年全年,騰訊實現營收4820.64億元,同比增長28%,凈利潤(Non-IFRS)1227.42億元,同比增長30%。
中信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表示,騰訊營收增長良好,其主營業務中網絡游戲、在線廣告等消費互聯網業務同比增長良好,且未來業績能見度突出;金融、云計算業務亦將逐步打開產業互聯網發展空間;同時視頻號、小程序等持續迭代升級,為微信生態打開新空間。
中信證券持續看好公司在數字化浪潮中的增長前景,維持目標價820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