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3 日消息 近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 2021 年度會議”上,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簡稱“創新中心”)交付了鋰電 350 成果。
據了解,創新中心成功開發出能量密度高達 350Wh/Kg 的電池原型。
該電池采用了高比容量三元正極材料和高比容量硅基負極材料,引入新型碳納米管導電添加劑、高彈網絡狀粘結劑及新型 SEI 成膜添加劑,設計開發了具有高負載、高壓實密度的正極電極、高穩定性“骨架”結構的負極電極,實現了電池高能量密度和循環穩定性。
此次研制出的單體動力電池容量 80Ah,比能量達到 356Wh/kg,比功率>2500W/kg,循環 500 周容量保持率>90%,采用安全隔膜和安全添加劑等多級安全技術,目前已通過國標要求的安全性檢測。
此外,該電池采用寬溫區電解液,電池低溫性能得到了提升,電池在 1C 放電倍率下 – 20℃放電容量是室溫 25℃放電容量的 90% 以上,-40℃放電容量達到室溫 25℃放電容量的 85% 以上,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新能源汽車長續航里程下低溫大幅度掉電的難題。
據悉,創新中心的設立,就是為了引領我國制造業的發展。該中心 2016 年 6 月 30 日掛牌成立,2016 年 8 月 16 日即明確至 2020 年開發出能量密度達到 350Wh/kg 的動力電池原型,目的是為產業提供借鑒經驗,支持長續航里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現在,終獲成果。雖然目前研制的能量密度 356Wh/Kg 電池,處于原型階段而不是量產,但其意義非凡。
首先,該成果向全行業證實采用高鎳 / 硅碳體系實現 350Wh/kg 高比能量動力電池產品開發這一技術路線的可行性,給行業提供了前期指引和參考借鑒;
其次,350Wh/kg 技術原型定型,極大縮短了高比能量動力電池由實驗室向產業化方向過渡的周期,為提升我國動力電池的全球產業競爭力奠定基礎;
最后,該原型電池對安全、低溫等關鍵技術的采用,為產業提升高比能量動力電池綜合性能提供了技術參考方向。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