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首屆長三角光電論壇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活動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光學學會共同主辦,旨在搭建開放創新交流平臺、分享光電行業前沿動態、聚合跨界行業經驗,推動南通乃至長三角地區光電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融合。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龔旗煌,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省科協副主席祝世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光學學會副理事長顧瑛,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孫真榮,華為全球技術合作副總裁艾超,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余淼杰等國內光電領域知名專家,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等市相關部門負責領導及同志,華科創智董事長喻東旭等企業家代表400余人參加活動,就光電領域的發展趨勢、最新成果技術熱點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論壇現場,我司董事長喻東旭發表《以OTM創新模式打造納米銀材料全產業鏈》主題報告,從納米銀線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五個維度分享華科創智以OTM創新模式孵化光電行業極其關鍵性新材料——納米銀線,實現全產業鏈布局創新實踐,引起與會代表的熱烈反響。

喻東旭表示,從技術發展來看,光電行業是建立在電子、材料、機械、化學等傳統基礎行業之上的新興行業,光電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以上基礎行業的技術進步。而從產業鏈來看,我國的光電行業發展極不平衡,核心上游材料和器件、關鍵制造設備等一直落后于國際水平,關鍵材料及器件、制造設備等依賴進口,上游發展滯后于下游。
如何聚焦光電前沿,賦能產業升級?喻東旭指出,通過OTM創新模式,探索新材料產業化應用。所謂OTM模式,即掌握材料或產業鏈生產制造環節的某一種核心技術的代工模式,形成新材料產業鏈中技術、市場、資本的有機循環,激發產業活力。華科創智孵化的核心技術納米銀線便是其中的成功案例。

從CRT 時代到平板時代,如今再向柔性顯示時代發展的過程中,現代全球智能化、信息化發展呈現出觸控技術和顯示結合,觸控顯示一體化,無“觸”不在的特點。彼時,華科創智雖然掌握可實現柔性、透明、超大尺寸觸控新材料納米銀線核心技術,但如何實現規模量產、實現商業化,真正打破柔性電極高端市場被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是擺在這個初創公司面前的一大難題。
華科創智的選擇是走垂直整合,徹底把產業鏈打通,快捷推動產業化。喻東旭帶領公司從最基礎的原材料納米銀線的合成生產開始,建立高效可控的生產線;基于新材料特點與優勢,打造全新觸控顯示載體,當前,華科創智以OTM為基礎,建成了從納米銀墨水合成、涂布、大規模工程應用、智慧終端的“全產業鏈服務模式”,已成功開拓原材料市場、部件市場及整機產品市場,開創納米銀線新材料多元化、多維度的市場應用。

OTM模式的成功,也讓華科創智倍受資本市場的青睞,從2016年9月第一輪融資開始至今,華科創智共計融資5次,曾先后獲得深創投、國科瑞華、大灣區基金等多家投資機構青睞。
論壇現場,喻東旭報告充分展示了華科創智以OTM創新模式打造納米銀材料全產業鏈,賦能光電行業升級,受到在場參會人員的熱烈反響。社會的演進本質是材料發展,華科創智將一如既往、繼續前行,讓新材料學科為光電行業發展提供動力,為現代化、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