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知名第三方數據機構易觀智庫發布了《2016年中國互聯網單車租賃市場專題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控制成本、縮短成本回收周期,已然成為共享單車企業所面臨的難題,而目前成本控制最出色的ofo 已經實現了穩健的回本模式,預計會是共享單車行業率先實現盈利的企業。

ofo最快1個月可回本 摩拜則需10倍時間
根據企業披露信息顯示,ofo共享單車每天每輛可產生5~10元收入,而因為采用了標準化零件和模塊化管理,使得平均維護成本只需1元/天。每輛ofo小黃車只需1~2月即可收回單車成本。而摩拜單車每天每輛車可產生6元左右的收入,需要至少10個月方能收回成本,造價高達3000的經典款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易觀智庫的報告指出,ofo的成本回收周期更短,成本控制做得更好,生產效率更高,在不損失騎行體驗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找到了較為適合共享單車模式的“制衡點”,使其在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
另一家第三方數據公司比達咨詢發布的行業報告同樣印證了這一點,報告指出,ofo的市場占有率達51.2%,位居行業第一,超出第二名的摩拜近11個百分點。在城市覆蓋數、用戶滿意度等方面,ofo同樣也具備較多的領先優勢。

2017年共享單車行業面臨洗牌 上游供應鏈成競爭關鍵
公開資料也顯示,行業內目前僅有ofo一家企業公開宣布實現了部分區域的盈利,其他企業依然沒有盈利的消息。易觀智庫的報告指出,目前共享單車行業的商業模式相對單一,若能實現規?;\營,可加速企業的盈利進程。

由于國內廠商占據了全球絕大多數的份額,所以對國內供應鏈的爭奪也成了共享單車實現規模化運營的關鍵。行業第一ofo也正因為和永久、鳳凰等自行車廠商達成了合作,建立起國內工廠近距離點對點的供應鏈協同體系,從而控制了全球40%的產能。通過在上游供應鏈環節實現了對產能和成本的把控,ofo為企業的快速擴張和盈利奠定了基礎。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