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地球家園是怎樣形成的,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在翟明國院士眼里,這些問題都有著最終的答案,而人類也能為地球的生命延續作出貢獻。
9月19日晚6點,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翟明國院士現身新學期的抖音開學科普季直播,以“地球的命運與我們的使命”為主題,向大家分享了地球大陸起源、地球命運、人類未來的奧妙等議題。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翟明國一直致力于地質科學研究,并成為國內前寒武紀地質研究的代表性專家。對于地球的生命和地質學,他有著自己獨特而深入的理解。
直播一開始,翟明國院士就向大家介紹了自己主要研究的地質學方向,并向大家提出“要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課題。翟明國院士提到,在大家日常生活中,打招呼時總是會問“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對地球而言也是一樣,我們需要了解地球是怎么形成和演化的,從而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將來和歸宿。
在直播中,翟明國院士提出:“地球是有生命的”。地球的生命就在于它的內部能量。地球是熱的,有能量的,因此會有各種各樣的地質活動,比如巖漿、地震。這些就是地球的生命體征。既然有生就會有死。據翟明國院士介紹,地球是一顆46億歲的球體,等到四十多億年后,地球內部的能量放射完了,地球就變涼了,死亡了。這時,各類地質活動也就停止了。
同時,翟明國院士表示,我們也不必過于悲觀。雖然讓地球的生老病死是不可逆的自然規律,但地球的生存條件至少還能維持幾十億年,沒有必要杞人憂天。而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控制人類活動,不論是無節制的戰爭,還是無節制的使用能源,這都加速了地球毀滅的過程,也是人類毀滅的過程。讓人類活動對地球更友好,就是我們的使命。

在直播最后,翟明國院士表示,有四點想要告訴現在的青少年:第一,恭喜你們生在現在這個時代;第二,熱愛科學是人的使命;第三,努力摘下自然科學的王冠;第四,考慮國家的需求。翟明國院士還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人生的起起伏伏,他建議青少年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天才。
據了解,在本次開學科普季活動中,除了翟明國院士關于地質學科普的分享,抖音邀請鄔賀銓、陳征等40位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在9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圍繞科學、藝術、文化等領域,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傳播權威、專業的科普知識,分享他們的人生選擇和思考。該活動致力于通過短視頻直播聯動各領域大家,激發青少年的學習興趣、拉近人們和科學的距離。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