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 日消息 據中國信通院發布,9 月 27 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等單位承辦的 ICT 中國?2021 高層論壇和 2021 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在京順利召開。
展覽會上,中國信通院基于“星火?鏈網”國家級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協同創新新型基礎設施,聚焦區塊鏈密鑰安全、物聯網設備身份和數據的可信上鏈,聯合中國移動集團和溪塔科技推出了兩款區塊鏈專用芯片 —— 星火 S1(星火?鏈網安全芯片)和星火 T1(星火?鏈網物聯網設備 ID 芯片),推動“星火?鏈網”生態內區塊鏈的應用發展。


星火 S1
此款芯片是由中國信通院、中國移動集團、溪塔科技聯合研發,合力打造的一款區塊鏈安全芯片。通過星火 S1 可以為星火?鏈網用戶提供區塊鏈密鑰安全存儲解決方案,實現基于星火?鏈網主鏈、各業務鏈信息上鏈時的安全簽名,滿足密鑰不可讀取、復制、導出等安全要求,為星火?鏈網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工業級的安全保障。
獲悉,目前,星火?鏈網安全芯片星火 S1 已批量生產應用于“星火盾”硬件設備中,星火盾將為星火?鏈網用戶提供一款安全、便攜、易用的私鑰存儲設備,通過將用戶密鑰存儲于星火 S1 區塊鏈芯片的安全區域,以確保用戶在交易簽名過程中,密鑰的不可讀取、復制、導出,進而徹底隔絕網絡攻擊,確保用戶私鑰的安全性。


星火 T1
此款芯片是由中國信通院、中國移動集團、溪塔科技聯合研發,合力打造的一款物聯網設備 ID 安全芯片,可以在物聯網終端設備接入星火?鏈網時,提供可信數據采集、存儲、流通等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
在區塊鏈的場景中,數據上鏈可以保證后續信息流轉過程的可追溯,但并不能從源頭保證上鏈數據的真實性與安全性,只有通過從數據產生的設備側直接采集數據,才能實現信息的端到端上鏈,從源頭解決上鏈數據可信的問題,打造可信數據鏈條。
星火 T1 可嵌入到不同的物聯網硬件設備中,通過自生成 DID 賦予設備數字身份,進而在數據的采集以及數據上鏈簽名過程中完成數據確權,實現數據可信流通。


“星火?鏈網”是在工信部的領導與專項支持下,由中國信通院牽頭,聯合北航、北郵、中國聯通等多家大型企事業單位建設的國家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2020 年 8 月正式啟動部署。
2021 年 8 月 3 日,中國信通院正式發布了“星火?鏈網”底層區塊鏈系統(BIF-Core), 標志“星火?鏈網”主鏈正式啟動運行并開始向全球進行服務。“星火?鏈網”骨干節點是整個“星火?鏈網”雙層體系架構中錨定對接超級節點主鏈與行業/區域鏈的一類關鍵角色,目前采用產業力量主導的“開放生態建設”原則和發展模式。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