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燒錢的正確姿勢?
這兩年,看到了太多創始人,都是因為燒錢而死。前幾天,見到陳年,他說看到幾年前張狂的表現,會覺得特別討厭,湊熱鬧的公司都會煙消云散。見到宜生到家創始人于飛,他是外賣O2O大戰中為數不多的剩者,最大的反思就是燒錢時姿勢沒有太出格。

這兩天,有兩個狠人關于燒錢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個是劉強東,說燒錢要燒出核心競爭力。
一個是任正非,說不賺錢的產品就關閉壓縮。
誰更狠?
有人說,爆品是不是就要靠燒錢,靠低價?高價格產品能否出爆品?
刀哥想借這兩位狠人的行動,說說燒錢的背后。
劉強東:燒錢要燒出核心競爭力的背后

劉強東是個互聯網型的狠人,狠就是擅長抓本質。
最近網上一直流傳,京東物流已經虧損超300億了。這到底是真是假?近日,劉強東做客央視財經節目《對話》公開回應傳言。
我們去年UPS按照去年帳面虧損94億,去年并不是真正的虧損,其實虧損只有8億人民幣。這是今天京東在全球電商界做一個標準,如果今天在美國亞馬遜買東西,他到貨速度絕對比我差很多,我們絕對比美國亞馬遜好很多的。”
燒錢這種模式,劉強東到底是怎么想的?
劉強東:對于物流投資,真正花錢是倉儲。倉儲我們可以選擇租賃,我們算過帳也許20、30億就有一個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現在投資最多就是買土地建自己的庫房,租不到這么大的物流中心必須自建,一年可能上百億,但是這些本身都是公司的資產,并不是燒掉了,不是現在互聯網公司真正燒掉的,補貼,我們其實沒有。真正燒錢的很少,都變成公司有價值的資產放在那兒。
任何一家公司只要燒出核心競爭力就能成功,如果燒錢沒有建立任何競爭壁壘,沒有核心競爭門檻兒,錢燒的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京東燒出了全球最好的用戶體驗,這是今天京東在全球電商界做一個標準,如果今天在美國亞馬遜買東西,他到貨速度絕對比我差很多,我們絕對比美國亞馬遜好很多的。
(如果沒有自建物流)我相信走不到今天,如果我沒有這么高壁壘的話,那么京東存在對這個行業就沒有帶來額外價值。你的公司能否成功,很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為這個行業創造價值。
因為我有龐大的物流體系,也是品牌商的服務者,能夠創造巨大價值。他愿意給我們做一些利益分享,所以這個邏輯非常簡單。反過來如果沒有自己的物流體系,即便你能夠幫助廠商降低成本,但對他供應鏈沒有任何幫助,憑什么你能夠獲取你的利潤。
任正非:不賺錢的產品就關閉壓縮

任正非是傳統老炮型狠人,但是,在互聯網戰場上依然攻城略地。
在華為公司內部培訓教材集結成的書籍《以客戶為中心—華為公司業務管理綱要》上,任正非說:不賺錢的產品就關閉壓縮。我不會投資非戰略性的產品,除了你們滾動投入,又能交高利潤。
不賺錢的產品就關閉壓縮背后,是任正非強調的一個詞:主航道。
像華為這樣的大公司,財大氣粗,但任正非還時刻提醒其管理團隊,要把公司的能力削得尖尖的,才能形成突破,切忌把公司能力拉得平平的,什么城墻都攻不破。他說,要成為領導者,一定要在主航道、主戰場上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創業家最近做了一個任正非的精華節選,值得所有創始人深讀一下:
任正非:不賺錢的產品就關閉壓縮。我不會投資非戰略性的產品,除了你們滾動投入,又能交高利潤。我們整個公司只有把戰線變得尖尖的,才能形成突破。否則就把公司的能力拉得平平的了,什么城墻都攻不破。(來源:任正非在網絡能源產品線匯報會上的講話,2012)
什么叫主航道?世界上每個東西都有正態分布,我們只做正態分布中間那一段,別的不做了,說那個地方很賺錢我們也不做,也賣不了幾個。我們就在主航道、主潮流上走,有流量就有勝利的機會。(來源:任正非在三亞終端戰略務虛會上的講話及主要討論發言,2012)
我們必須要聚焦在一個主航道上,是以價值為中心,而不是以技術為中心。作為一個輔助產品線,一定要突出你的價值貢獻是什么。(來源:任正非在網絡能源產品線匯報會上的講話,2012)
預算必須與貢獻關聯,與戰略關聯。是戰略領域,我給你錢;不是戰略領域,你必須給我錢。戰略目標是我們的目的,預算是資源配置支持戰略實現的手段。(來源:《聚焦戰略,簡化管理》,2012)
我們不能讓誘惑把公司從主航道上拖開,走上橫向發展的模式,這個多元化模式,不可能使公司在戰略機遇期中搶占戰略高地。我們的經營,也要從過往的盲目追求規模,轉向注重效益、效率和質量上來,真正實現有效增長。我們對非主航道上的產品及經營單元,要課以“重稅”,抑制它的成長,避免它分散了我們的人力。(來源:《要培養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隊伍》,2013)
什么叫主航道?別人難以替代,又可以大量拷貝使用的就叫主航道。(來源:任正非與巴西代表處及巴供中心座談紀要,2014)
在主航道,我們要做戰略上不可替代的事情,否則就是在支末上發展。戰略不可替代,不能僅以技術為方向,也可能包括以商業模式等作為行業領先的結構。只要可替代、拼得你死我活的東西,就不是公司的戰略方向。(來源:任正非在銷售項目經理資源池第一期學員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
華為聚焦在主航道,收購是為了彌補管道競爭力建設上的不足,而不是為多元化經營。如果我們跨界去收購一大堆公司,會不會有假的?會不會因為經營不善,反而垮得更快?世界上最賺錢的事情,就是印鈔票,你回家印飯票給你兒子,每天他撕一條給你,這點你是可以兌現的。所以不能萬事都做。(來源:任正非在與法務部、董秘及無線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2015)
我認為:主航道、核心競爭力背后,有一個詞
劉強東說燒錢要燒出核心競爭力。任正非聚焦在主航道。
但我認為,他們說的道理也一樣。
其實,華為是一家很能燒錢的公司,比如,華為手機一戰,為了搶奪三星的份額,猛燒錢砸廣告。但是,這是聚焦主航道的燒錢。
我認為,任正非和劉強東的燒錢姿勢背后,有一個生死攸關的關鍵詞,就是:復購率。
互聯網其實是對傳統的流量方式產生了顛覆性沖擊,傳統的線下流量被巨大的互聯網流量分流。
所以,所有互聯網創始人都會盯著一個關鍵詞:流量!流量!流量!
但是,有了大流量就能成功嗎?
O2O的大量陣亡,這兩年創業死亡率奇高的背后,我們要反思一下“流量為王”這一互聯網模式。
真正能夠持續活下去的,還是:復購率為王
劉強東老說用戶體驗,很多人收我燒錢也是為用戶體驗,為什么燒死了。因為,劉強東砸了上千億,燒出了復購率。京東自建物流是對復購率有極大的提升作用。
任正非說的聚焦主航道,就是在別人難以替代,又可以大量拷貝使用的地方猛發力,這是高舉高打的打法。任正非不斷強調是以價值為中心,而不是以技術為中心。它帶來的最大結果,就是復購率。
小米現在受到質疑,但我們看一個基本面:復購率。小米的復購率是很強悍的,回頭要一下內部數據。
在寫《爆品戰略》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拷問那些爆品公司,也拷問自己?
到底是流量第一,還是復購率第一?
我認為:復購率第一。
當然,流量X復購率是王道。
這是劉強東、任正非花費了幾千億總結的燒錢姿勢,對于90%靠燒錢的互聯網創業而言,值得借鑒,更值得警惕。
滴滴、Uber、易到、神州都是燒錢大戶,第一波燒錢大戰是流量大戰,第二波燒錢大戰是復購率大戰,誰能燒出主航道?
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也是燒錢大戶,第一波燒錢是搶用戶流量,第二波燒錢也是復購率大戰,誰的復購率更強?
58到家、河貍家、美到家都在燒錢干掉對方,誰的復購率更強?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