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關,是網絡詐騙犯罪分子見縫插針實施詐騙的易發期。詐騙分子往往抓住人們回家心切、攢錢過年等心理,將各種電信詐騙手段套上“春節”的外衣,盯上人們的“錢袋子”。
近日,北京市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心(以下簡稱“北京反詐中心”)攜手騰訊公司發起了“守護錢袋子,牢記反詐公式”主題反詐騙公益行動,通過兼備趣味與實用性的系列反詐知識科普與活動,幫助大家提升防騙意識與識騙能力、安心過春節。
網絡詐騙手段繁多,謹記“反詐公式”識騙防騙
網絡詐騙犯罪手段不斷翻新,其迷惑性也越來越強。例如“春運”買不到票、退改簽票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時詐騙分子就有可能向受害人發送虛假的“航班取消”短信,誘騙其撥打虛假客服號碼辦理業務,并以收取手續費或工本費為由要求其匯款至指定賬戶。再比如針對想要帶男女朋友回家過年的受害人,詐騙分子會偽裝成功人士與其“網戀”,獲取信任后向其推薦虛假的投資理財、博彩等,從而實施詐騙。
雖然詐騙形式花樣繁多,但網絡詐騙是可防性犯罪,事后打擊不如事先防范,事后追贓不如事先識破。此次反詐公益行動中,北京反詐中心與騰訊通過對各類詐騙案件進行分析總結,提煉出了一套“反詐公式”,包括“涉嫌違法+來電轉接+安全賬戶= 仿冒公檢法詐騙”、“網戀交友+獲取信任+投資/博彩= 殺豬盤詐騙”等。

這套公式內容精煉,將常見的詐騙套路核心關鍵元素列入其中,無論騙子話術怎么變化,希望人們都可以運用該公式都快速分辨自己是否遭遇網絡詐騙,幫助公眾快速識騙防騙。
創新反詐宣傳形式,讓反詐知識更易入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群成為網絡詐騙的受害者,因此反詐宣傳更要注重“年輕化”,用新穎的、年輕人更易接受的內容形式進行反詐宣傳越來越重要。近幾年頻頻出現的反詐蛋、反詐直播、反詐Rap等腦洞大開的形式都是很好的例子。
在“守護錢袋子,牢記反詐公式”反詐騙公益行動中,北京反詐中心和騰訊基于“反詐公式”推出了一支《虎年拍案驚奇》宣傳片,用民警與貓咪聯合出演的形式,生動演繹了現實生活中不法分子的詐騙套路。“萌寵”這一親民且趣味的元素,與反詐這樣嚴肅的話題創新結合,被更多年輕人所接受、探討,主動了解并提升了防騙意識。

此外,在騰訊手機管家、騰訊新聞APP還上線了反詐公益行動專區,用戶可以在里面自主分享反詐知識和受騙經歷,通過互動傳遞的方式幫助更多人學習反詐知識、防范詐騙。
警企聯合反詐,共鑄反詐安全網
近年來,公安機關與有關部門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上取得明顯成效,反詐深入人心。同時,企業和社會各界力量也應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警企聯動營造全社會反詐防詐的濃厚氛圍。
騰訊一直以來倡導和踐行“科技向善”理念,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下,聯合行業及社會各界力量始終聚焦網絡安全問題。根據騰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騰訊“守護者計劃”、“反詐大腦”協助識別惡意網站4.09億、惡意 APP0.94億、騷擾詐騙電話995.99萬。
此次“守護錢袋子,牢記反詐公式”主題反詐騙公益行動,是又一次警企聯合反詐的有益實踐。隨著國家大力倡導和推行反詐宣傳,騰訊公司將持續助力“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新格局的構建,為用戶筑牢防騙“安全網”。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