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7 日,由 IDC、浪潮信息、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聯合編制的《2021-2022 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在北京發布,量化揭示了全球主要國家 GDP、數字經濟與計算力之間的關聯性和相互拉動作用。報告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 1 點,數字經濟和 GDP 將分別增長 3.5‰和 1.8‰。

報告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增加對算力的投資可以帶來經濟的增長,且這種增長具有長期性和倍增效應。當一個國家的計算力指數達到 40 分以上時,計算力指數每提升 1 點,對 GDP 增長的推動力將增加 1.5 倍,而當計算力指數值達到 60 分以上時,計算力指數每提升 1 點,對于 GDP 增長的推動力將提高到 3.0 倍。
從國家排名來看,絕大部分國家算力評分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國計算力水平增幅最大。評估結果顯示,美國和中國分別以 77 分和 70 分位列前兩位,同處領跑者位置;追趕者國家得分在 40-55 分區間,包括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等 7 國;得分低于 40 分的為起步者國家,包括印度、意大利、巴西等 6 國。報告指出,各樣本國家所屬陣營的劃分較上一年未發生變化,全球各國算力格局已初步形成,美國和中國作為領跑者陣營國家,在全球算力領域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得到了增強。

從行業排名來看,全球計算力水平 TOP5 的行業是互聯網、金融、制造、電信和政府。報告指出,行業用戶正在加大以人工智能算力為代表的算力投入,對于算力投入較大的行業同樣在新技術的應用上投入靠前。互聯網行業積極擁抱新興技術,計算力水平領先全球;金融行業加速智能化,支撐業務創新發展;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實現智能制造推動數字工廠建設;電信行業利用算力投入優化內部管理、賦能外部業務創新。
從算力形態來看,人工智能計算和邊緣計算成為市場增長重要力量,中國 AI 算力發展領跑全球,位列全球第一。報告顯示,綜合 15 個國家來看,AI 算力支出占總算力支出從 2016 年的 9% 增加到 12%,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 25%。其中中國的拉動作用最為顯著,AI 服務器支出規模同比大幅增長 44.5%。邊緣計算作為平臺型技術,為 5G、物聯網、 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提供重要的承載能力,未來 5 年,全球對邊緣位置的算力投資增長速度將遠快于核心位置,到 2025 年,全球邊緣計算服務器支出占總體服務器比重將從 14.4% 提升到 24.9%。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算力對于產業變革和國家競爭力的支撐價值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公認,報告從算力網絡構建的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加大算力基礎設施的投資、引導多元資本投入算力基建和運營、加快人才培養和儲備、加強算力國際合作和共享發展五個維度提出行動建議,為各國構建算力網絡生態體系、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提供參考和決策依據。
據悉,這是《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第二年發布,研究范圍覆蓋六個大洲的 15 個國家,從計算能力、計算效率、應用水平和基礎設施支持四個維度對各國計算力水平進行全面評估,并從統計數據角度、經濟理論角度分別闡述了算力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得出十大洞察。
洞察一:計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
洞察二:投資算力將帶來經濟長期增長
洞察三:全球算力投入加速 中國計算力水平增幅最大達 13.5%
洞察四:AI 計算能力反映一國最前沿的計算能力
洞察五:數字技術加速與垂直行業深度融合 優化創新應用場景
洞察六:智算加速從數據中發現 & 創新
洞察七:新興技術的應用是未來 IT 支出的核心驅動力
洞察八:大模型加快傳統行業的智能化轉型
洞察九:邊緣計算成為驅動全球企業級基礎架構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
洞察十:計算力向綠色化演進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