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 NAND 閃存設備控制器的整體供應受到限制,促使內存芯片供應商轉而從閃存設備控制器廠商采購,包括三星、美光等 NAND 閃存芯片供應商已將更多的控制器芯片產量增加需求向第三方供應商下單,比如群聯和慧榮科技等。
DIGITIMES 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稱,群聯預計閃存設備控制器的供應,尤其是基于 55nm 工藝的產品供應,將在 2023 年之前都保持緊張,并估計 55nm 芯片供應缺口約為 40%。這使得閃存設備控制器供應商逐步淘汰老一代 USB 和 SD 2.0 設備的生產,并出于利潤原因必然將其 3.0 芯片供應優先給特定合作伙伴。
由于汽車芯片、CIS 傳感器、OLED 顯示驅動芯片的強勁需求占據了代工廠額外的 28nm 產能,慧榮科技預計到 2023 年,28nm 芯片的供應都將保持緊張。
另一方面,由于上游邏輯 IC 晶圓產能緊張以及 BGA 封裝中使用 ABF 基板短缺,預計 SSD 控制 IC 短缺將持續到 2022 年。以大容量 SSD 所需的控制 IC 來看,能否緩解短缺,還要看第三季度的情況。
當地內存封測企業表示,目前仍存在材料供應不均的問題,內存供過于求。然而,SSD NAND 控制芯片使用的 28nm 等成熟工藝的上游產能持續緊張。基于存儲芯片客戶的策略,擁有自己控制 IC 和模塊業務的企業,自然會保留其中部分產品自用。這使得中型存儲器封裝和測試公司可以從群聯電子和其他公司那里接手業務。目前的訂單能見度到第三季度都很好。
美光、英特爾等主要 SSD 制造商的批量產品需要外購控制芯片,測試和封裝能力較大的力成科技并未感受到供應不均問題的影響。
相關企業表示,批量 SSD 模組封測業務增長有望在 2022 年下半年出現明顯回升,控制 IC 短缺情況有望在第三季度有所緩解。內存封測廠也在積極尋求更多 ABF 產能和控制 IC 供應商,希望 SSD 封測業務在 2022 年下半年有所增長。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