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資訊網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站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本篇文章給大家帶來了關于MySQL的相關知識,其中主要介紹了關于MySQL HeatWave的相關內容,MySQL HeatWave 是一個內置高性能內存查詢加速器的 MySQL 云服務;借助該服務,我們無需對當前應用進行任何更改,即可將混合工作負載的 MySQL 性能提高數個量級;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MySQL 作為全球最歡迎的數據庫,已在交易場景叱咤風云多年。在 2020 年底,OCI(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推出了一個黑科技插件,它彌補了 MySQL 在分析場景的短板,Oracle 官方稱它比 Aurora 快 1400 倍,比 Redshift 快 6.5 倍,而且還能以二分之一的成本完成這些工作,它就是 MySQL HeatWave。

        MySQL HeatWave 簡介

        MySQL HeatWave 是一個內置高性能內存查詢加速器的 MySQL 云服務。借助該服務,我們無需對當前應用進行任何更改,即可將混合工作負載的 MySQL 性能提高數個量級。

        相比傳統的分析場景,MySQL HeatWave 可以讓用戶無需再使用單獨的分析數據庫、單獨的機器學習 (ML) 工具以及提取、轉換和加載(ETL)復制。同時,借助 MySQL HeatWave 機器學習,開發人員和數據分析師可以在 MySQL HeatWave 中構建、訓練、部署和解釋機器學習模型,無需將數據遷移到單獨的機器學習服務中。

        目前 MySQL HeatWave 可在 OCI(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AWS(Amazon Web Services)和 Microsoft Azure 上使用。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MySQL HeatWave 可以附加到 MDS(MySQL Database Service)來支持分析類查詢,它不會暴露給應用程序。MySQL HeatWave 的數據庫是以列存形式存儲在內存當中。

        簡單了解 MySQL HeatWave,首先了解如下三條內容即可:

        • 使用同一個 MySQL 數據庫來支持 OLTP 和 OLAP;

        • 數據以分區的方式存儲在內存中;

        • 應用程序無需做任何更改

        MySQL HeatWave 技術架構

        整體架構

        MySQL HeatWave 的架構如下圖所示,它以一個插件的形式存在于整個 MySQL 數據庫系統當中,它不會直接面對應用程序,可以理解為 MySQL HeatWave 掛在了 MDS 之下,用戶無需修改原有的數據訪問方式。

        MySQL HeatWave 插件對應著若干個 MySQL HeatWave Node。MySQL HeatWave 的數據在內存中以列存的方式存儲,其持久化的數據是存放在對象存儲中,可在 Node 失效后快速完成恢復。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列存

        HeatWave 的數據以列存方式存儲在內存中,便于向量化處理,同時數據在加載到內存前會進行編碼和壓縮,可提高性能和減少內存占用,從而降低客戶的成本。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 基于行存數據做水平分區,基于水平分區,可以將查詢在節點級并行執行來加速 scan、join、group-by、aggr 和 top-k 等算子,同時分區規劃是與底層 RAPID 定制化硬件適配的。

        • 分區內部將數據按照schema定義組織成列式存儲,以引入向量化執行,每個向量化計算的單位是16KiB 的 vector,各列對應行的vector組合在一起成為 chunk,每個 partition 會有多個 chunks。

        • 為了適配 DMS,vector 又劃分為多個 tile,每 64 行組成一個tile作為數據傳輸的最小單元。

        • 為了減少內存的使用,所有存儲的數據都會做編碼或壓縮。

        MySQL HeatWave 功能

        以下內容摘自 Oracle 官網,地址為 https://www.php.cn/link/4228bfbd579799d63cb20810ef5c04d1

        • 一個 MySQL 數據庫滿足 OLTP 和 OLAP 兩種需求

          • 對 ETL 無依賴
          • 提供實時分析
          • 增強安全性
          • 無需修改應用程序
          • 支持 MySQL 數據庫所支持的 BI 和數據可視化工具
          • 可在公有云和用戶的數據中心使用
        • 高性能內存查詢加速器

          • 采用大規模擴展和高性能架構設計
          • 針對云進行了優化
          • 針對高事務處理量和連接進行了優化
        • In-database 機器學習

          • 無需額外的機器學習服務
          • 利用機器學習生命周期自動化,節省時間并減輕工作量
          • 可解釋的機器學習模型
        • MySQL 自動駕駛

          • 自動配置
          • 自動線程池
          • 自動分片預測
          • 自動編碼
          • 自動查詢計劃優化
          • 自動數據安置
        • MySQL 湖倉一體(beta)

          • TPC-H 性能優于同類產品
          • 快速分析所有數據
          • 可擴展的管理、處理數據架構
          • 機器學習驅動自動優化,提升性能并節省時間
        • 實時彈性

          • 在高峰時間始終保持穩定的高性能,成本更低且無停機時間
          • 避免過度預配實例
        • 全托管數據庫服務

          • 由 MySQL 工程團隊開發、管理和提供支持
          • MySQL HeatWave 交互式控制臺:管理資源、運行查詢和監視性能
        • 高級安全性

          • 通過密鑰生成和數字簽名進行非對稱加密
          • 數據脫敏
          • SQL 白名單

        MySQL HeatWave 工作原理

        • RAPID 引擎支持語句中相關函數;

        • RAPID 引擎執行時間評估少于 InnoDB 的執行時間。

        當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時,將由 RAPID 引擎,也就是 MySQL HeatWave 來處理相關業務請求。

        在啟用 MySQL HeatWave 插件后,對于接收到的請求,MDS 會通過兩個條件來判斷該請求是否走 RAPID 引擎,MySQL HeatWave 所使用的引擎是 RAPID,在研發階段 MySQL HeatWave 的名字就是“RAPID”。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MySQL HeatWave 數據加載

        加載方式

        對于 MySQL HeatWave 的數據,可通過如下三種方式進行加載:

        1. 手動加載數據,每次加載一張表;
        2. 通過自動并行方式加載數據,通過 Autopilot 的方式可并行執行,效率較高;
        3. 通過 MySQL HeatWave 的控制臺,以可視化的操作來完成數據加載,這種方式目前僅限在 AWS 上進行操作。沒錯,這里確實是只有 AWS 支持 MySQL HeatWave 控制臺,AWS 快了 OCI 一步。

        在初次數據加載時可能會耗時久一些,在完成數據加載后,MySQL HeatWave 會自動地保持與 InnoDB 數據一致,這里值得關注的是,自動同步變更數據的模式是異步的,最多可能要用戶接受 200ms 的數據延遲,也就是說 MDS 上的數據變更不會等待 MySQL HeatWave 的反饋

        同步方式

        MDS 會根據如下策略對數據進行同步:

        • 每 200 ms;

        • 當變更傳輸緩沖區達到 64MB 時;

        • 在 MDS 中,經過 DML 變更的數據被后續的 HeatWave 查詢需要讀取時。

        MySQL HeatWave 部署方式

        公有云

        MySQL HeatWave 可支持在 OCI(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AWS(Amazon Web Services)和 Microsoft Azure 上使用。

        所需的 HeatWave 節點數取決于數據大小,OCI 和 Azure 最多支持 64 個節點。在亞馬遜網絡服務(AWS)上,一個HeatWave集群最多支持128個 節點。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混合部署

        混合部署是指本地部署 OLTP + 云端部署 OLAP 的方式,在這種混合部署中,客戶可以使用 MySQL 復制將本地 MySQL 數據復制到 OCI 或 AWS 的 MySQL HeatWave,而無需通過 ETL 來滿足分析業務需求。

        這種混合部署方式需要考慮數據延遲情況,在“數據加載”中已介紹,InnoDB 和 HeatWave 間數據是異步進行傳輸的,加上網絡的延遲,需要考慮數據的實時性問題。據了解目前中國區沒有 MySQL HeatWave。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本地部署

        OCI 支持部署在用戶的數據中心,可滿足合規要求,讓數據駐留在用戶的數據中心。這樣的部署方式具備以下特點:

        • 具有獨立的 OCI 云區域,由 Oracle 托管;

        • 滿足數據駐留在用戶數據中心的需求;

        • 滿足低延遲的需求。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MySQL HeatWave 性價比

        MySQL HeatWave 和 Amazon Redshift 「最快的實例」進行性能對比,對 19 次 TPC-H 測試結果進行幾何平均計算后,MySQL HeatWave 比 Amazon Redshift 速度快 2.7 倍,成本僅為 Amazon Redshift 的三分之一。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MySQL HeatWave 和 Amazon Redshift 「低成本實例」進行性能對比,MySQL HeatWave 性能上要領先 Amazon Redshift 17 倍以上,投入成本持平。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從官方公布的性價比數據看,相比圖上其他幾款產品,MySQL HeatWave 性價比最高。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MySQL HeatWave 費用

        在 Oracle 公益課堂中,我們可以了解到 MySQL HeatWave 的大概使用成本,對于這張圖我們只需要關注下半部分,對于 2T 數據量的環境,每月的成本約為 1260 美元

        其中包括了 MDS 費用、MDS 存儲的費用和 HeatWave 的費用。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MySQL HeatWave 多云差異

        OCI 和 AWS

        HeatWave 在 OCI 和 AWS 兩朵云的 Roadmap 上的差異是比較有趣的,前面已提到可視化的數據加載只能通過 AWS 來完成,不只是這項能力,通過下圖來看,AWS 在用戶體驗上要優于 OCI。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https://www.oracle.com/mysql/#roadmap)

        在 OCI 中需要使用控制臺時,將會跳轉到 AWS。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Azure

        對于 Azure 用戶,仍然可以使用 MySQL HeatWave 服務,它是通過 Azure VNET 連接 OCI 的 MySQL HeatWave,也就是說,實際上使用的還是 OCI 的環境。

        目的是為 Azure 用戶提供原生用戶體驗,私有互聯的方式將網絡延遲控制在 2ms 內。

        一文來聊一聊MySQL HeatWave

        (https://www.oracle.com/cloud/azure/oracle-database-for-azure/)

        總結

        MySQL HeatWave 可支持在 OCI(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AWS(Amazon Web Services)和 Microsoft Azure 上使用,也支持將 OCI 部署到用戶數據中心。

        啟用 MySQL HeatWave 插件后,用戶可以通過一個 MySQL 服務來滿足業務在 TP 和 AP 的需求,而無需修改業務。通過內部流程自動地完成數據同步,不需要單獨維護 ETL,可保持架構簡潔。自動駕駛(AI)和湖倉一體的能力給用戶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70288984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黄网站|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 办公室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第一页|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99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