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大的在線音樂娛樂平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經常被拿來與Spotify做對比。國慶第二天,騰訊音樂遞交赴美上市招股書,市場和國內外媒體更是免不了將二者進行比較。
從招股書中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當Spotify仍然受到營收虧損困擾的當下,騰訊音樂已經率先實現了盈利。據騰訊音樂娛樂的招股書顯示,其2018年上半年營收達86.19億人民幣,而2017年同期為44.8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2%;2018年上半年調整后利潤為21.12億人民幣,而2017年上半年調整后利潤為7.32億人民幣,同比上升近兩倍(189%)。
通常來說,付費訂閱是音樂流媒體的主要營收來源。但從Spotify來看,這方面的收入增速盡管可觀,卻并不能保證平臺的盈利。根據招股書介紹,騰訊音樂是“一站式”的音樂娛樂平臺,為用戶提供領先的在線音樂服務和以音樂為核心的社交娛樂服務,讓用戶可以在多場景間無縫切換,享受含“發現、聽、唱、看、演出、社交”在內的多元音樂服務,擁有多元的創新商業模式,保障了自身營收的穩定與多元。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收入主要來源為付費訂閱、數字專輯、虛擬禮物和增值會員。
音樂社交娛樂是騰訊音樂撬動8億月度活躍用戶的杠桿,而用音樂社交娛樂去推動和加強人際交往并開拓音樂場景,同時實現騰訊系龐大的社交產品用戶與騰訊音樂用戶之間的相互轉化,是騰訊音樂娛樂的核心優勢所在。通過人際關系網、口碑營銷來實現對更廣泛用戶市場的滲透,從而為多元化商業模式的順利推進,以及持續盈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數據顯示,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服務的付費用戶從2017年Q2的1660萬增長至2018年Q2的2330萬,社交娛樂付費用戶也從2017年Q2的710萬增長至2018年Q2的950萬,復合營收模式展現出了巨大的音樂付費增長空間。
本次騰訊音樂沖擊美國資本市場,不僅為全球音樂市場帶來了“中國之聲”,也為方興未艾的中國音樂市場和像網易云、百度這樣的第二梯隊平臺提供了發展方向。而騰訊音樂摸索出的這條道路,也為全球音樂市場中的參與者提供真實可考的拓展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