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訊,據IT之家報道,針對“蘋果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基帶業務”對行業的影響,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開始向行業內終端企業詢問相關意見。知情人士表示,這一收購案件已經對外公布近80天,但這么長時間以來,蘋果方面并未向中國監管機構進行集中申報,目前業內對這一案件高度關注,相關監管部門已經開始主動詢問。
據了解,蘋果收購英特爾基帶業務耗資10億美元,這其中,蘋果還將接收超2000名英特爾員工、知識產權以及相關硬件設備。根據《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經營者集中達到下列標準之一的,應事先向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一)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二)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顯然,蘋果在全球業務上已經達到100億元人民幣和20億元人民幣的標準,而英特爾的基帶業務是否超過4億元人民幣尚不清楚。不過,蘋果作為英特爾基帶的唯一客戶,雙方可能通過在美交易規避國內審查。
目前,尚不清楚監管部分是否會啟動反壟斷調查,此前蘋果表示與英特爾基帶業務的合并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一旦調查啟動,監管部門將會有90天的審查周期,審查期間,無法進行合并。這可能會導致蘋果和英特爾基帶業務合并流產。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