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踐指人們運用計算機、網絡和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在賽伯空間和電腦網絡空間中有目的地進行的能動地改造和探索虛擬客體的一切客觀活動。
通俗地說,虛擬實踐是指在虛擬世界里所形成的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的人類實踐活動形式之一,是一種超越現實性的創造性思維實踐活動。 (推薦學習:phpstorm)
它被現代科技革命所催生,既以傳統的現實實踐為前提和基礎,又突破和超越了現實實踐的限制。虛擬實踐可以展示實踐的多種可能性,可以對實踐形成超前認識以指導現實實踐。它與現實實踐形成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的關系。
虛擬實踐具有模擬現實實踐、虛擬現實可能性實踐、虛擬現實不可能性實踐的不同基本形式。它具有虛擬實在性、雙向互動性、自由開放性、沉浸性、超越性等基本特性。根據其用途又可劃分為生產型、認識型、生活型、娛樂型等不同類型。
虛擬實踐的主體: 由于虛擬實踐的主體是人——機系統,對象是虛擬客體,活動領域是賽伯空間(基于全球計算機網絡化的由人、機器、信息源之間相互聯結而造就的一種新型的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的虛擬空間),計算機和網絡是虛擬實踐活動得以進行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系統。
《虛擬實踐論》是2005年1月1日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明倉。
《虛擬實踐論》主要講的是虛擬實踐的崛起,是數字化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本書從考察“技術一實踐一人”的內在聯系入手,考察虛擬實踐的歷史發生,并對虛擬實踐的歷史發生,并對虛擬實踐的主體、客體、中介、本質、類型、特點、變革意義以及哲學意蘊等作深入分析。
在當代技術革命推動下,虛擬實踐正成為人類新型存在方式,虛擬社會正成為社會存在新形態。本書是第一本系統研究虛擬實踐的哲學專著,意在反思虛擬實踐真實意義,揭示虛擬實踐哲學意蘊,明辨數字化時代的人自我理解、自我超越。
作用
1、虛擬實踐對人類的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
2、它在國家管理、社會組織、企業經營、家庭生活、個人行為等方面都表現了重要的實用價值。
3、它蘊含著人類實踐方式的飛躍,認識模式的演進、思維方式的轉型、日常生活方式的變革。
4、它擴大了實踐的范圍,大大減少了社會發展的代價,促進了人自身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