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探索火星的風頭似乎都要被馬斯克的 Space X 搶去,不過最近美國航空航天宇航局(NASA)有了新動作,NASA 正打算將成群的機器人蜜蜂送上火星,去探索火星上的生命痕跡。

這個項目由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和日本的組成的科研團隊負責,這些機器人蜜蜂被稱為「Marsbees」(火星蜜蜂),將為 NASA 承擔探索火星的任務,目前這個項目已經獲得了 NASA 12.5 萬美元的資助。
Marsbees 算是一種微型的無人機,結構和大黃蜂類似,翅膀如蟬翼大小,通過機器震動翼飛行,這樣的設計能讓 Marsbees 在比地球大氣層稀薄約 100 倍的火星中工作。

(圖自:NASA)
NASA 指出,Marsbees 這種「撲翼機器人」在地球上并不常見,我們平時看到的更多是四軸飛行器這樣的無人機,但是在引力只有地球三分之一的火星,機器震動翼的設計能讓 Marsbees 以最低的功耗高效工作。

(圖自:benimyerimburasi)
研發團隊在這些蜜蜂機器人上安裝了傳感器和曲線通信裝置,讓 Marsbees 可以在火星上完成繪制地形圖、采集空氣樣本等工作,還有可能在稀薄的火星空氣中發現甲烷,這是生命存在的跡象之一。
此前 NASA 在火星上的探索工作主要由火星探測漫游者 (Mars Exploration Rover, MER) 的火星車來承擔,但由于體型較大且運動速度較慢,只能在小范圍活動。

(圖自:維基百科)
而且由于只有兩輛火星車,一旦損壞就無法繼續工作,過去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就發生過與 NASA 失聯的事件。
而以群體行動的 Marsbees 在個別蜜蜂機器人損壞后也能繼續正常地開展火星探索工作,原來的火星車還能作為「蜂箱」為這些蜜蜂機器人充電。

(圖自::Fast Co Design)
更為重要的可能是,如果研發成功, Marsbees 的成本會比現在火星車要低得多,不過距離這些「小蜜蜂」真正從火星傳回數據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Marsbees 是 NASA 資助的 25 個早期技術方案之一的項目,目前還處于第一階段,NASA 預計這項研究需要花費約十年才能進入實踐階段。

(《火星救援》劇照,圖自:Wallpaperscraft)
不知道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是否有機會抵達火星。
題圖來自:Worldnews EasyBranches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