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消息,騰訊官方宣布,昨日,鐘南山院士團隊與騰訊公司正式達成合作,共同成立“大數據及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由鐘南山本人擔任實驗室主任。
騰訊稱,聯合實驗室的任務很艱巨,雙方首先會攜手持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是當務之急。但更長遠的目標,是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攻堅流行病、呼吸疾病和胸部疾病的篩查和防控預警。
首先是高危人群篩查機制。
當流行病有苗頭時,第一時間發現高危人群,是防控疫情的關鍵。
針對新冠肺炎、流感、手足口等流行病以及呼吸疾病,雙方團隊將構建連接線上線下的篩查機制。
在線上,這套機制將通過“騰訊健康”小程序等平臺,篩查高危人群并提供就醫指引。
在線下,為發熱門診、社區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和醫療機構提供聯動能力,輔助流行病的篩查、預測及防控。
類似的服務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已經得到初步應用。
微信“支付”頁面向全國用戶開放的“醫療健康”服務,已經把疫情動態、醫學科普、自診自查、在線義診、發熱門診地圖等實用疫情服務帶到了10億人手上。
第二是人工智能疾病篩查。
傳統醫學流程中,一次胸部CT檢查往往就能產生300張左右的影像,醫生只靠肉眼閱片將耗費5-15分鐘。
在這一環節,人工智能輔助閱片將大有作為。
但AI本身并不能無師自通,AI也需要名師才能出高徒。在肺部疾病的判讀篩查方面,鐘南山團隊將成為騰訊AI最好的導師和學伴。
未來,雙方將結合X光、CT影像等多種檢驗檢查報告,進一步研究人工智能對全肺部疾病的判讀篩查技術。
一個當前的樣本是,搭載“騰訊覓影”AI醫學影像和騰訊云技術的人工智能CT設備,陸續在湖北多家醫院部署,最快2秒就能識別新冠肺炎,大大緩解了當地CT篩查能力不足的壓力。
第三是全國性疾病上報和預測預警系統。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未來流行病疫情防控怎么做到未雨綢繆,這也是鐘南山院士團隊與騰訊希望突破的重點議題。
對此,聯合實驗室將利用人工智能輔助臨床決策技術,持續在全國開展多中心臨床科研,建立輻射全國的疾病上報和預測預警系統,實現輔助臨床診療方案決策、隨訪、療效評估和預后評估。
未來當我們再遇到新冠肺炎這樣的傳染病,實驗室研究的防控預警能力或許就能發揮作用。
官方表示,騰訊觸達海量用戶的能力,高效安全的云計算能力以及醫學AI能力,都將助力鐘南山院士團隊的長期科研,以及更有效地防控流行病疫情。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