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能使用思維控制游戲會怎樣,或者更酷一點,如果游戲能夠控制你的思維會怎樣?
現在這種事情可能聽起來像科幻小說里的情節,但是當我們進入著名物理學家Michio Kaku稱之為的“神經科學的黃金時代”的時候,這些事情就會離變成現實更近一步。在這個領域的所有研究中,真正的開發商開始成形,最新的開發商是位于瑞士的公司MindMaze,該公司剛剛收到Hinduja Group的一大筆投資,Hinduja Group對該公司的估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自其2012年收到1000萬美元的投資之后估值增長100倍。根據Economic Times的報告,投資少于該公司估值的三分之一,使MindMaze成為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領域中兩個“獨角獸”之一,另一個是Magic Leap(最近的估值超過40億美元)。
由在神經科學領域擁有超過10年專業經驗的Tej Tadi博士領頭,MindMaze是一家擁有52個雇員的強大神經科學公司,專注于將虛擬現實和運動捕捉跟大腦機器界面結合,幫助病人從創傷中恢復。
根據Dr. Tadi的消息,MindMaze的虛擬現實系統使用各種方法的結合以“零延遲”在虛擬現實中生成互動。該系統(以模塊化的方式)將綁帶和干電極結合感知你的腦波和肌肉活動,一個專用的運動捕捉攝像機系統在你做出動作之前進行“預測”。正如Dr. Tadi在以前UPloadVR的一次采訪中解釋道的:“如果我有運動數據、肌肉數據、大腦數據,我就可以權衡信息,所以我知道你將移動你的手,我可以從這些信息中預測行動,但是我還可以從你的肌肉運動中進行預測,我可以使用運動捕捉攝像機確認你正在移動這只手。”

使用這個系統的原因跟Dr. Tadi試圖解決的問題有很大關系。當我們在去年的游戲開發者大會(GDC)上試用該系統時,我們看到了其中一個系統正在一個醫院環境中運行。在視頻中我們看見一個身體左側癱瘓的女人經歷了MindMaze研發的“游戲化”恢復過程。
畫面轉換,那個女人移動屏幕上的右手臂來移動左側身體。Dr. Tadi告訴UPloadVR:“大腦中發生的事情是對側映射的,所以右側大腦控制左側身體,左大腦控制右側身體。現在她右側中風,她可以移動左邊身體,但是當她移動右手時,她可以看見一些東西,負責的大腦區域在說:堅持住,我仍然可以控制那只手,讓我開始控制一些周圍的區域。所以恢復過程開始慢慢地進行。所以這是一個用來玩的游戲,它很有趣,具有娛樂性,因為如果她只做一次,恢復就不會發生。她必須反復做來加強它,所以才有了游戲化碎片。”
該過程的游戲化也讓Dr. Tadi和他的公司考慮該技術更廣泛的消費者使用案例,例如游戲,這是導致內部子公司MindMaze的創建的一個思維過程。有了MindMaze,該團隊希望將他們的技術堆棧融入未來迭代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中,例如Oculus Rift,他們也會開發自己獨立的頭戴顯示器,幾乎能跟市場上的頭顯媲美。
雖然我們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看到該技術融入消費者產品中,大腦機器界面是虛擬現實遙遠未來的一部分。是虛擬現實同時復制完美的輸入和完美的觸覺感的主要問題之一。例如當HTC Vive控制器感覺跟虛擬手槍一樣自然時,他們不會像一個你即將投擲的虛擬棒球的代表一樣工作。在那種情況下,它們在你手中就是不會感覺自然。
但是如果你可以給自己的大腦傳達一個信號,模擬當你撿起一個棒球時會發生的準確神經傳遞會怎樣?根據Dr. Tadi的觀點,這即將發生,比你想象中的要快很多。
他說:“我們的長期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完全體驗虛擬現實,比如說我移動了,我抓到了什么東西,我告訴你,這就是你的大腦的反應方式。現在,你想不想把那種信號反饋給大腦讓自己動得更好?你明白我的意思沒?那種反饋回路關閉了?我們那樣做,但是我們為病人那樣做,因為他們需要變得更好。所以我覺得你將如何加強使之成為現實的不同方面,需要花多長時間?我覺得需要5、6年來達到可以使用的階段,在那個階段它是可消費的技術,而不是先進的醫療重癥監護。”
如果MindMaze能帶我們到那里,那么他們值得被最新賦予的獨角獸稱號的每一分錢。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