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設計嚴重同質化的今天,微創新成為升級換代的主旋律。幾乎所有品牌都在秀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實力稍弱的廠商甚至不惜發布“PPT”手機,來向市場宣布我們的產品是第一個采用某某黑科技的。之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不出幾秒搶購一空,然后這項黑科技就變成了整個行業大家都有的基本功能。
我們再也找不到第一次聽到64和弦鈴聲的愉悅,也找不到第一次體驗觸摸操控的快感,手機行業的發展難道就要止步于“跑分碉堡了、手感太好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放眼全球市場蘋果與三星兩巨頭已經在手機金融領域開啟了新一輪的對決,而這一戰,三星走在了前面。
現在,手機支付對于中國手機用戶已經不陌生了。隨著O2O的大紅大紫到各種死,微信錢包與支付寶成功入侵手機支付,過去說沒帶錢可以蹭頓飯,而現在還真不好意思說微信、支付寶沒綁銀行卡,畢竟說出去也沒人信。面對全球市場,微信錢包與支付寶能覆蓋的商戶畢竟有限,并且天下大同、五洲同用一個APP的市場格局在筆者有生之年應該是不太可能出現。所以如何讓全球用戶都體驗到手機支付的便捷與安全是三星、蘋果等公司的首要愿景。

中國消費者的習慣大多是現金支付
移動支付普及非一日之寒,銀行及相關組織用了近10年的時間讓大多數商戶配備了POS機,滿足了消費者刷卡的需要。而在這其中有一部分POS機還支持了NFC支付技術,這便是基于NFC的閃付(Quick Pass)支付。使用閃付功能,可以讓小額支付免輸入密碼,只要將支持該技術的卡片在POS機上接觸一下即可完成。閃付在海外發達國家得到了比較好的落實,畢竟發達國家的老外買個口香糖都寧愿刷卡,而盡可能減少刷卡的時間和步驟是普及刷卡支付的關鍵。但閃付在中國的推廣并不順利,現實情況情景重現好比在7-11排隊的時候,前面有一個顧客買了價值不到10元人民幣的東西,但是卻要刷卡,在輸入密碼、簽單等一系列流程完畢后,后面的人心里應該已經畫了幾十個圈圈,況且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卡都帶了,還能不帶錢?不帶錢出門這心里不踏實呀。
Samsung Pay取代錢包樂享輕松自由付
經過全球性的調研,蘋果率先推出了基于NFC技術的支付服務,不過因為需要和地區性的結算組織合作,所以蘋果的Apple Pay業務目前僅在美國、英國、中國大陸、澳大利亞、新加坡、加拿大、香港、法國以及瑞士這幾個地方開放。而Samsung Pay則不同,Samsung Pay不僅支持NFC(近場通訊),還可以使用MST(磁信號安全傳輸)技術,換句話說可以兼容99%的POS機。不僅如此,Samsung Pay在后期的升級中,還與支付寶進行了深度合作,在支付過程中將支付寶的二維碼付款頁面與銀行卡支付共同管理,以此最大化的支持中國本土的支付業務。

掃描銀行卡或關聯支付寶賬號即可綁定
那Samsung Pay的體驗如何呢?根據筆者的親身體驗,確實很爽很方便。首先是卡片的添加,對比Apple Pay綁定要容易不少。綁定完畢后,就可以到各類POS機上愉快的裝B啦。

鎖屏狀態下從下往上滑動即可打開卡
實戰支付操作同樣簡單,只需要從Home鍵的位置向上一劃屏幕,卡片就出現了,驗證指紋后靠近POS機或是讓店員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完成支付。
使用體驗層面,在北上廣深這種大城市,因為銀聯曾經大力度推廣過云閃付,所以多數商家面對這種刷一下手機的交易方式并不覺得特別不可思議,筆者在使用過程中遇到過店員表示我們的POS機不能用NFC支付,不能用Apple Pay,但在我的堅持下使用三星的MST方式交易后,店員那種既尷尬又有點小憤怒和好奇的神情不以言表。總體來看,Apple Pay不能用的商戶,使用Samsung Pay基本沒有問題,Samsung Pay的線下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Samsung Pay多元平臺塑造更多可能
總體來看,Samsung Pay不論在體驗還是兼容性方面,都可以算得上目前最好的手機支付方式。作為一個平時很少背包的我,一直的夢想就是不帶現金和卡出門,為此我不僅更換了三星Galaxy Note5手機,甚至還將家中的門鎖更換成了三星指紋鎖。或許很多讀者認為,就帶一個手機出門,手機沒電了或者丟了咋辦?我的體會就是,當你只需要關注一臺手機的時候,丟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至于電量的問題,使用時間超過三星Galaxy Note5的旗艦機恐怕也沒幾臺了吧,至少我兩天一充電都是沒有問題的。
而相信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多元移動支付等功能的接入,智能手機的附加價值也會進一步得到提升。或許在未來,以支付為連接,Samsung Pay將擔當我們生活的平臺和入口職能,進一步方便我們的生活。而同時,以用戶核心需求為導向的開放、兼容、場景、體驗等也將構筑起Samsung Pay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配以三星現實具備的廣泛硬件兼容性、使用普適性以及更多本地化特征,無疑會讓“解放錢包”的夢想更早更快的成為現實。
Samsung Pay的成功,又一次印證了唯開放與發展才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而隨著Samsung Pay兼容并包締造移動支付新的生態,相信Samsung Pay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