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macOS Big Sur 的發布,蘋果終于將 Mac 操作系統的大版本號升級到了 11 。除了底層的巨大改進,這家科技巨頭還在軟件 UI 上運用了全新的設計風格。有設計師稱,蘋果公司正在向“新的擬物風格”(neimorphism)邁進。但 Apply Pixels 圖標設計師 Michael Flarup 卻表示,這其實并不是一個新的趨勢,而是該公司重新拾回了視覺設計的趣味性和明智的表現力。

macOS 11 Big Sur
有關 macOS 11 Big Sur 圖標設計的討論已有很多,在看到蘋果沒有為桌面引入完全平面化設計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松了一口氣。
與設計中的所有重大變化一樣,人們遲早會選擇這個方向。不過 Michael Flarup 還是同意 Koloskus 對 iOS 7 中引入的擬物化設計(skeuomorphism)的一個觀點。
Flarup 表示,與其說平面化設計過于局限,不如說是其擺脫了某些束縛。其認為將極簡主義作為視覺設計的總體目標的問題,在于對情感的約束。
當設計的目標是盡可能地消除它時,就幾乎沒有了表達的余地。藝術與設計之間的這種交集,將是可以展開討論的地方。
在完成了像素方面的推演之后,Flarup 會將精力放在這方面。由于蘋果遠離完全平面化的 iOS 設計已有一段時間,文字標簽又重新變成了按鈕、細微的漸變效果和界面觸感也重返了。

iOS 12 和 iOS 13 的對比
有人擔心下一代 macOS 可能對 iOS 的極簡主義產生較大的影響,甚至發生某種視覺效果上的統一,且蘋果自己所倡導的極簡主義將吞噬 Mac 視覺設計中的任何現實主義或表現力的遺留痕跡。
對此,Michael Flarup 指出,蘋果已在修訂版的人機界面指南上有所提及。在 macOS 11 中,應用程序的設計語言被強調跨平臺的一致性,同時保留 macOS 經典圖標上的寫實渲染風格。
應用圖標結合了圓角矩形的形狀、正面透視、以及一致的陰影效果,以提供統一的視覺體驗。盡管設計語言強烈鼓勵視覺上的一致性,但它并不排除“明智的表現力”(judicious expressiveness)。
通過這種方法,蘋果正使視覺設計更具表現力,或許是我們近十年來從未見過的那種。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放寬對輕松簡約的視覺設計的控制力,同時讓像素的表現力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