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電動化趨勢的加速,電動汽車在一片罵聲逐漸走進千家萬戶,相比傳統燃油車來說,電動汽車確實存在譬如續航里程低、充電效率低、價格高以及安全事故頻發等一系列問題,對于電動汽車何時能夠普及需要依靠群眾的最終投票,但是對于因電動汽車帶來的新技術確實是值得關注的,而熱泵空調技術就是近年來普遍談論的話題。
所謂熱泵空調是指把熱量從低溫空氣轉移給車內的高溫空氣。按照熱量傳遞規律,熱量一定是由高溫向低溫轉移,就像水自然狀態下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要想把水從低處引到高處,就需要借助水泵,而要想把低溫空氣中的熱量轉移到高溫處也需要一個“泵”,這就是電動汽車暖風系統被叫做熱泵空調原因……
使用熱泵空調一定是因為外部氣溫低于車內溫度,需要對車內空間進行加熱。所以,熱泵空調的關鍵在于如何吸收低溫空氣的熱量從而轉移到車內形成暖風。從熱泵空調系統的構成上講,主要包括電動壓縮機,蓄能器,內部冷凝器(熱交換器),膨脹閥,外部冷凝器等幾個部件。
熱泵空調原理
從“泵”的原理上講,分為兩個步驟:放熱和吸熱。經過電動壓縮機后的高溫高壓氣態冷媒在經過內部冷凝器后會變成高溫高壓的液態冷媒,這個過程中冷媒與車內空氣發生熱交換形成暖風,屬于放熱過程。經過內部冷凝器的高溫高壓液態冷媒在經過膨脹閥以后會變成低溫低壓的氣態冷媒,由于體積膨脹會吸收熱量,這時候就可以將低溫空氣中熱量“儲存”到冷媒內,屬于吸熱過程。之后再通過電動壓縮機壓縮以及內部冷凝器的熱交換用這部分吸收的熱量加熱車內空氣,往復循環。下圖介紹了冷媒相變過程中熱量的傳遞原理。
熱泵技術的關鍵在于通過冷媒相態的變換實現熱量的吸收與釋放。加上與制冷系統的結合,甚至是與動力電池冷卻系統的結合,技術難點會增加很多,同時成本會提高不少。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制暖是采用發動機余熱實現的,所以沒有必要采用熱泵空調技術。不過與電動汽車的PTC電加熱相比,雖然制熱效率較低,但對電能的需求量有所降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續航里程,所以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熱泵技術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不過采用熱泵空調并不意味著電動汽車冬季續航里程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對于極寒的情況(-30℃以下),熱泵空調就有點無能為力了,畢竟把水從井里抽到地面容易,要想抽到喜馬拉雅山頂就異想天開了……而對于-15℃以上的使用環境來說,熱泵空調的工作效率就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優勢明顯,相比PTC加熱來說就可以有效的改善電動汽車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