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資訊網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站

        肇事擔責背后:谷歌無人駕駛汽車AI路還長?

          Alphabet旗下谷歌日前表示,2月中旬,在該公司無人駕駛汽車與一輛公交巴士的輕微碰擦事故中,無人駕駛汽車應當“承擔部分責任”。由于這是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以來發生的首次自己擔責的事故,故在業內引起了強烈反響。

        肇事擔責背后:谷歌無人駕駛汽車AI路還長?

          報告顯示,事故發生在2月14日美國加州山景市的主街,事發時一條車道上放置有沙袋,這迫使谷歌的雷克薩斯RX450hs轎車試圖駛進左側車道,同車道后方有一輛時速15英里的公車正在駛來,谷歌汽車認為公交車會減速讓行,而公車司機則認為谷歌汽車會放棄并線,結果谷歌汽車以2英里的時速撞在了公交車的側面。事故發生時,谷歌汽車上有測試駕駛員,因車速較低并未受傷。不知業內看到此作何感想?

          作為駕駛員的我們,常識告訴我們,在這個事故中,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是“強行并線”。與此次“強行并線”的莽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谷歌曾在2009年的測試中發現,自動駕駛汽車在通過無紅綠燈的四向“Stop”路口時幾乎無法完成通行,因為車輛會一直等待所有車輛通過后才會繼續前行,這里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又表現得過于謹慎,謹慎到連谷歌自己的研究團隊都認為未來谷歌無人汽車的駕駛應該學習人類的駕駛風格。那么問題來了,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為何會有如此反差的表現?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谷歌無人駕駛車身上有著明顯(Google)的標志,行人和其它駕駛員看到它之后勢必變得小心謹慎,進而變相降低了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路況的復雜性,而這種復雜性還是最能檢驗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是否具備“智能化”的人的因素。試想一下,如果谷歌把車身上的標志去掉,路上的人們(包括其它車輛的駕駛員和行人等)看不出來它是自動車會是怎樣的結果?我們在此并非說這種狀況下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一定會出現事故或反映遲鈍,只是說明谷歌所謂的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環境與真實的路面狀況存在不小的差距,而這無疑讓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路測報告結果打了一定的折扣的同時,暴露出其支撐無人駕駛技術AI(人工智能)的差距。

          提及AI的差距,按照谷歌提供給美國機動車輛管理局的報告顯示從開始到今年一月,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總共“主動脫離無人駕駛狀態”272 次,除了“主動脫離無人駕駛狀態之外”,還有69 次駕駛員選擇取消無人駕駛狀態的情況,所以加起來脫離無人駕駛狀態的次數達到了341 次。而按照2015 年的表現來統計,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平均每次發生事故的行駛距離為120000 公里。相比之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運輸研究所給出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人駕駛 383000 公里才會發生一次車禍。這在讓我們感覺與谷歌自己宣稱的無人駕駛汽車更安全形成反差之外,覺得有趣和注意的是,在341次脫離無人駕駛狀態中,因為所謂的“感知差異”因素造成的脫離次數為119次,為所有脫離無人駕駛狀態因素之首。那么究竟什么是感知差異?我們在此不妨以實例來說明。

        肇事擔責背后:谷歌無人駕駛汽車AI路還長?

          例如谷歌自動駕駛項目組曾邀請兩名來自《紐約時報》記者進行試乘,試乘過程中他們的車輛曾展開了一次較為激烈的車道修正,而當時的情況是,谷歌車輛即將經過一個紅綠燈路口,但系統檢測到對面車道有車輛正以較快的速度行駛。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意外,谷歌車輛猛向右邊車道變道,但實際上對面的車輛僅僅是在嘗試能否通過紅綠燈而已,且最終也在信號燈變紅前完全停了下來。

          另外一個實例是,在某次配置谷歌無人駕駛技術的Lexus RX450h 汽車測試中,其突然出現了一次非常怪異的剎車,原因是系統識別了在后方的某輛汽車有可能會超車,測試車輛就剎車減速,但實際上后面的車輛沒有超車(造成追尾事故的隱患)。

          再如在行駛過程中,面對突然闖入街道的孩子,無人駕駛汽車一定會通過快速但安全的變道操作來避免碰撞。與此不同的是,人類司機僅僅是看到一個滾入街道的小球,便能預測到隨后有可能會有孩子闖入,因此人類會在看到孩子之前便預先做好緊急制動準備,而無人駕駛汽車則會始終保持原有高速狀態直到檢測到孩子,再進行快速變道。但這就存在一個極大隱患,尾隨于無人駕駛汽車后的人類駕駛員很有可能就會因無法應對前車如此之快的變道而撞上孩子發生交通事故。

          以上這些都是典型的感知問題,或者確切地說是谷歌無人駕駛技術與人類駕駛員的感知差異,但背后反映的是支撐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背后所謂機器學習或者說AI技術的欠缺。而這種欠缺在影響到無人駕駛汽車本身的同時,也會波及其他車輛,甚至成為造成交通事故的隱患。從這個意義上看,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似乎非但沒有更安全,反而成為安全的一大隱患。

          當然,最大也是最難以克服的感知差異就是對于倫理層面的AI認知和判斷。設想以下情景:你正坐在2022年的無人駕駛汽車內享受著旅途的歡愉,突然,前方行駛的卡車上跌落一件巨大的貨物,而你的汽車已無法及時剎停。因此它自動選擇急轉彎,轉而沖向了街邊露天的咖啡店,此時咖啡店的孩子們卻渾然不知,與家里人愜意嬉鬧,后果自然不敢想象。又或者,汽車能快速轉向另一邊,但撞向的卻是孤身一人的摩托車車手。試問,面對此情此境,無人駕駛汽車怎樣抉擇才是最優?

          除上述在無人駕駛AI技術的欠缺外,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另外一大問題便是車輛自身成本過高,有媒體報道稱目前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硬件設備價格就高達25萬美元,即使量產時成本下降但也不會太低。而在2015年拉斯維加斯CES 大會上,某豪華品牌在其演示的無人駕駛汽車上使用了4 個IBEO 制造的激光傳感器,而僅這種傳感器的價格每個就在2 萬美元以上。

          此外,為了應對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挑戰,傳統汽車企業在開發無人駕駛技術的同時,也更多是把一些智能化的技術加到傳統汽車上。例如:車道偏離警告(LDW),正面碰撞警告(FCW)和盲區報警系統等駕駛員輔助系統;緊急自動剎車(AEB),緊急車道輔助(ELA)等半自動駕駛系統等,而這些系統的性價比高且更具實用性。

          綜上所述,盡管之前,谷歌依靠所謂自己的AI擊敗了歐洲圍棋冠軍而名聲大噪,但在應用更為廣泛和現實的無人駕駛汽車的AI上卻暴露出了相當的差距,這也提醒業內AI并非想得那般簡單,而我們AI的水平也遠非到了可以替代人類的地步。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70288984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男男|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国产原创精品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87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第1页| 91麻豆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欧美另类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久久精品嫩草影院|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愉拍自拍欧美精品|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