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多元化發展,讓用戶的注意力越來越分散,營銷發生的變化往往讓推廣工作有些困難:媒介渠道效果變弱了,流量卻越來越貴了;代言人沒有過去那么管用了,花錢也無法獲得好的推廣效果了。
馬上又到了“十一黃金周”,一個令營銷人為之興奮的節點,我們又可以在各種媒介渠道上欣賞到各大品牌潛心準備的營銷物料。但媒體越來越多,目標用戶接收到的廣告信息也是狂轟亂炸。有人把廣告比作催眠曲,以前的廣告類似于“在封閉的房間里給用戶唱催眠曲”,迫使對方接受概念,效果很好。而現在的廣告就是在“時速100公里的摩托車上給用戶放催眠曲”,用戶雖然也能聽見,但已經沒有那么容易被強制洗腦。
因此,想要獲得好的推廣效果,不僅要在創意內容和表現形式上推陳出新,更要不斷尋找“用戶去哪兒”了,追隨受眾遷移的腳步。隨著互聯網電視的發展,互聯網用戶和傳統電視用戶開始向大屏幕“遷移”,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互聯網電視是為傳統電視賦予互聯網基因,有了互聯網基因,精準營銷就成為可能。
喂呦科技一直在互聯網電視領域為客戶提供精準營銷策略作出努力和嘗試,2015年6月啟動中國最大規模線下智能電視廣告行業調查并形成報告,海量客觀數據還原真實的智能電視廣告價值,為業界帶來首個家庭屏與個人屏互動數據,為互聯網電視精準營銷提供了基礎。
用戶去哪兒了? 細分人群價值凸顯
廣告主以銷售轉化率作為最重要的標準、廣告技術公司以維護數據的使用效率為先、廣告公司基于先和眾多媒體達成合作。流量固然重要,但細分人群和長尾需求的價值越來越凸顯。
移動化的生活,讓消費者在各種屏幕間跳轉并隨心所欲分配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從人口、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和社會屬性上考量TVOTVOTT三大渠道,智能電視在年輕人普及率上表現最好,視頻網站與智能電視受眾接受高等教育比例遠超傳統電視。

此外,智能電視受眾的家庭月收入明顯高于視頻網站,消費潛力大,傳統電視此部分調研數據過于保守。管理者、專業人士和自由職業者社會地位普遍偏高,潛在意見領袖超過普通職員,智能電視受眾更優質,視頻網站調研數據其他選項占比較多,因此失掉不少分數。

由此可見,智能電視的用戶價值和長尾效應更加凸顯,喂呦科技為了突破互聯網電視精準營銷的難題,一直在積極探索先進技術、儲備海量數據,打造出智能電視精準投放產品“VU Eagle”。
專注于廣告人群的分析和廣告精準度的挖掘,還能幫助認識智能終端用戶和廣告產品之間的相關度,從而提升廣告效果,降低廣告成本。用大數據分析用戶畫像,能夠更好的觸達目標受眾,手機用戶行為的功能,可以幫助品牌制定高效投放策略。總之,未來喂呦科技將會使用“VU Eagle”這款產品,更為清晰的告訴廣告主,用戶是誰、用戶在哪以及如何將產品和品牌信息精準推送給目標用戶。
營銷變難了?或許只是渠道選的不對
前段時間有篇題為《買不起流量,創業公司每天都是生死存亡》的文章引起業熱討,單純買流量的營銷越來越低效,兩個品牌在投放量上的競爭或許并不能帶來知名度的超越,只通過“購買”來完成工作,不如制造營銷上的差異化。
據Digitaltvresearch、騰訊大數據,預計2018年,全球互聯網電視設備數量將達到7.6億臺,其中互聯網電視一體機將達到2.59億臺。2015年國內智能電視銷售量超4055萬臺,互聯網電視用戶激活率70%。
品牌應該認識到這一重要的趨勢:互聯網用戶和傳統電視用戶開始向大屏幕“遷移”,兼備互聯網屬性和電視媒體的公信力,智能電視平臺大大提升了品牌推廣效果,讓營銷變得沒那么難。
秒針系統副總裁李希翔表示:在小商品的推廣上,互聯網、移動端或許容易讓用戶實現沖動性購買,但是價格偏高或者高附加值的產品需要更具說服力的平臺。相比于互聯網平臺上的廣告,消費者更加信任電視廣告,從這方面來看,智能電視明顯優于PC端和移動端。
因此,合理選擇推廣渠道,品牌應該多考慮在智能大屏廣告平臺對用戶的影響力。營銷變難了嗎?并沒有。有時選擇對了媒介渠道,弄清用戶去哪兒了,營銷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