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盛大手機或將于今年第二季度發布,且價格僅為1199元。在此之前,已經有小米、阿里巴巴、百度等多家互聯網企業染指手機硬件。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盛大手機可能沿用Bambook品牌,這是繼盛大盒子與Bambook電子書之后,盛大第三次涉足硬件領域。
兩次進入硬件市場,貫穿其中的是陳氏商業邏輯——硬件虧本,內容(軟件)賺錢。但陳天橋從海外單機游戲市場“取經”回的這套模式能否在手機領域致勝?
有盛大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稱,該手機產品具體上市時間暫未接到相關通知,可能會于五、六月份正式上市。而對于該手機上市后能否盈利,受訪的業內人士均不看好,認為盛大手機若以主流配置實行低價位戰略,其利潤基本為零。
目前不少互聯網企業進軍移動智能終端領域,賺取差價并非互聯網企業的強項,并且不會賺取硬件差價,盛大應該也是想以硬件促使內容消費的商業模式,并試圖以互聯網領域一貫的“燒錢營銷”做法來實現新的市場突破。林非認為,盛大會依托兩方面而行,一是盛大網絡文學的內容,二是盛大游戲的內容。作為互聯網服務廠商,推出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機終端只是拓展客戶平臺的一種手段。將這些內容平移到盛大手機之上,獲得更多付費用戶,以付費用戶收益補貼硬件投入。
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穎認為,互聯網企業與傳統手機廠商相比會有一定的優勢,即針對的用戶群和對用戶實行的服務不同。而且,互聯網企業與傳統手機廠商出發點不同,傳統廠商做手機會有自己一條完整的手機生產線,除了生產線還有自己的產品線,并有后續產品的研發,而產品的更新換代也是按照相應的程序來走。由于互聯網企業造手機屬于一時的行為,很難支撐其長遠發展,因此更多會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即前期炒作非常多,后期能否上量,還要看市場的考驗。
盛大手機還未上市就不被業界看好,盛大相關人士對此則表示,無論是小米還是其他互聯網企業基本沒有觸碰過“硬件”一塊,而盛大不同,此前已經有七八年做硬件的經驗。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