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區塊鏈國際標準的工作步伐正在加快,眾安科技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7月27日,眾安科技、工業與信息化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簡稱“標準院”)、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在北京聯合舉辦了“IEEE P2418.2區塊鏈系統數據格式標準”會議。眾安科技與來自IEEE標準化協會、標準院、螞蟻金服、微眾銀行等機構和企業的技術專家一起,深入討論區塊鏈數據格式標準制定,加速推動《區塊鏈 數據格式》規范這一中國標準走上國際舞臺。
IEEE 標準協會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是世界領先的標準制定機構,隸屬于IEEE,是區塊鏈國際標準制定的中堅力量。此次會議旨在大力推動國內和國際的區塊鏈數據格式標準化工作,這也是眾安科技首次承辦區塊鏈國際標準會議。現場,標準院當選為IEEE P2418.2區塊鏈系統數據格式標準工作組主席單位,眾安科技當選為工作組副主席單位。

圖片說明:“IEEE P2418.2區塊鏈系統數據格式標準”會議嘉賓合影
眾安科技作為IEEE區塊鏈系統數據格式標準的制定者之一,和與會嘉賓就區塊鏈數據格式的標準化對象、標準化范圍、標準主體結構、下一步工作計劃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討論,并交流了國內外區塊鏈標準化的最新進展。
眾安科技區塊鏈研發總監宋文鵬表示,標準化是區塊鏈技術發展、應用和普及的核心突破口,中國區塊鏈標準規范如今正日益走向成熟,不但有利于中國區塊鏈產業的快速發展,而且成為國際標準的重要推動力量。2017年底,由工信部標準院牽頭、眾安科技參與編寫的《區塊鏈 數據格式》正式發布;在5月的 ISO/TC 307 倫敦會議上,眾安科技等中國機構推動《區塊鏈 數據格式》定為新項目“數據流動和數據分類”的重要基礎,在進一步加快區塊鏈國際標準的制定步伐的同時,也提升了中國在國際區塊鏈標準制定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區塊鏈國際標準制定工作中,包括眾安科技自主研發的區塊鏈系統——眾安鏈(Annchain)在內的國內區塊鏈系統,成為唱響“中國聲音”的有力抓手。眾安鏈是標準院首批三大開源項目之一,也是首批通過《區塊鏈 參考架構規范》符合參考架構測試的5個產品之一,具有互操作、模塊化和高度可定制化等特點。眾安科技基于眾安鏈落地的應用和關鍵技術均被收進《區塊鏈 參考架構》、《區塊鏈 數據格式》等標準規范中。
根據6月中旬由標準院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8)》介紹,眾安鏈已在數十家企業的商業場景中應用,覆蓋農業防偽溯源、共享廣告、公益資金溯源、智能理財、數字資產平臺等眾多領域,成為區塊鏈應用的新標桿。此外,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二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上,由眾安科技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持的上海連陌科技以絕對優勢獲得大賽特等獎(第一名)。
未來,眾安科技將標準院等機構一起,繼續推動行業對區塊鏈的標準化達成共識,加速區塊鏈數據格式標準制定等國內、國際的標準化工作,加速區塊鏈在各個領域的深入應用與普及。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