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粉絲經濟,是指以品牌的粉絲為其情感和價值認同買單為核心的經濟活動形態。打造粉絲經濟的兩大核心,分別在于發展活躍粉絲和引爆品牌的粉絲能量。為此,微博面向企業提供了社交媒體展示類廣告、推薦類廣告以及企業服務工具等豐富的產品功能,縮短品牌成為“偶像”的時間。
2014年10月31日,全球領先的中文社交媒體平臺微博召開2014年客戶分享會,推出一系列社會化營銷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打造粉絲經濟。微博CEO王高飛指出微博用戶遍布190個國家,其中日活躍用戶7000萬,月活躍1.56億。微博成為垂直興趣領域最大社交平臺,用戶關注內容更生活化,更青睞化妝、健康、教育行業話題,青睞時尚、電影、幽默行業認證用戶,超一半電影點評量超豆瓣。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只有充分發掘粉絲潛能的品牌才可直面市場的激烈挑戰,此次發布的解決方案將全面提升企業社會化營銷的效率。當微博企業用戶擁有一定數量的活躍粉絲后,就可以選擇合理的方式對粉絲形成刺激,實現社會化資產變現。“得民心者的天下”,互聯網時代更是如此,只不過是將“得民心”的形式社會化,手段的便捷化以及速度的快捷化,越來越多的粉絲開始注重于自己所關注的品牌,以及品牌的動態信息,甚至是不惜拉動群體進行口碑效應的傳播,這些粉絲所創造的粉絲經濟成為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又一大經濟體,粉絲經濟帶來了互聯網營銷模式的一種創新。同時,為了回饋粉絲,企業可以打造屬于粉絲的獨家產品,并以預約、搶購等形式增加專屬活動的參與感;借助話題、微博支付等產品功能,企業可以基于微博打造O2O閉環,為粉絲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
四大策略加速沉淀活躍粉絲
在發展活躍粉絲方面,企業首要加強品牌內容社會化建設,目前常規自媒體運營已很難對粉絲形成足夠的吸引力,企業微博運營應該更加社會化、年輕化,真正做到“接地氣、說人話”;同時,有實力的企業可以選擇與明星等意見領袖合作,在微博上發起定制化活動,借明星之力提升品牌聲量。
隨著微博話題的日益普及,對話題的熟練運營可以為企業帶來大量活躍粉絲。今年春節期間,輝瑞敏銳把握住商機,深度參與到微博讓紅包飛活動,用獎品激勵大量粉絲參與,40天時間內抽取紅包數達到 453萬,粉絲增長243萬,實現了品牌的廣泛傳播。在剛剛結束的《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伊利QQ星借勢節目影響力,在微博上發起多種形式的跨屏話題實時互動,三個月內獲得了高達202億次的互動曝光。臺網聯動模式的全面落地,勢必為企業社會化營銷帶來更多機遇。
為了加速活躍粉絲的積累,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使用微博商業產品。目前,微博已經搭建起完善的商業產品體系,其中開機報頭和頂部公告可以擴大企業品牌曝光,品牌速遞和微博精選可以幫助企業精準觸達潛在目標粉絲,熱門話題和輕應用則能有效推動企業與粉絲的互動。
社會化資產變現營銷與服務并行
今年以來,微博與電影行業實現更深度的結合,“話題造勢-口碑營銷-微博購票”成為常態,其中《竊聽風云3》、《變形金剛4》、《分手大手》、《小時代3》在微博上都預售出超過1萬張電影票,而《小時代3》的預售量更是超過4萬張。
值得一提的是,社交時代,粉絲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掌握傳播主導權的“主動參與者”,這一特點正倒逼企業提升服務意識與服務體驗。目前,微博已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服務平臺之一,微博運營的范疇早已成信息發布擴大到售后服務、IT支持等層面。作為粉絲經濟的代言人,小米不僅搭建了微博自助手機使用支持系統,其CEO雷軍更是在22分鐘內回復了粉絲關于手機的問題,另外一家互聯網品牌極路由則通過微博私信提供售后對接,為粉絲提供實時服務。
微博打造粉絲經濟生態鏈
近幾年來,在通訊、建筑、制造等行業,實體經濟均出現了供大于求的普遍情況,如何在異常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議題。
微博商業運營副總裁王雅娟表示,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營銷目前主要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首先是產品創新環境不佳,當前國內創新環境并不完善,模仿者可以迅速“山寨”出品牌創新的成功,惡性循環將導致每個人都變成行業的跟隨者。與此同時,80后和90后已進入主力消費圈,其消費的個性化和彰顯自我的特征更加明顯,需要企業更深入的研究用戶心理。
“通過重新定義企業、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模式,一個以微博為核心的粉絲經濟生態鏈正在形成。”王雅娟指出,利用粉絲經濟可以有效“治愈”企業所面臨的發展困境,微博推出全新解決方案的目標就是幫助更多企業打造粉絲經濟,今后微博將催生出更多的新銳品牌,也將有更多的企業因為微博而快速成長。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