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正在成為電商巨頭與線下零售企業互相攻伐的新武器,亞馬遜推出了 Amazon Go,顧客不需要結賬,直接拿了商品離開超市就可以自動結賬。京東在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上也頻發大招,無人機不僅實現了多地送貨,無人車也在雙11送出了首單等等。7-Eleven在美國內華達州里諾市首次使用無人機將貨物送到訂購者家中。
這些在技術上的嘗試和突破吸引住了人們的眼球,但不管手法如何變化,追本溯源,最終都是將實現“觸手可及”這一零售遵循的原理運用到極致。就如同,人們討論的話題,也從線上電商如何秒殺線下零售轉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電商模式。
在近代商業的發展史上,有兩種模式主宰了零售業的發展方向。一種是以美國的沃爾瑪為代表的超級大賣場模式,沃爾瑪在財富500強中排名第一,2015年收入達到4821億美元,其核心優勢在于低價和無所不包的商品;另一種恰恰相反,是以日本的711為代表的便利店模式,店面只有80-100平方米,商品品種不多,每種商品只有兩三個品牌,卻幾乎能夠完全滿足人們日常的生活所需。
沃爾瑪和711的兩極之下,中國電商從何起步?
沃爾瑪和711分別將這兩種模式做到了極致,也清晰的驗證了零售業最樸素的真理:優質、低價、讓購物觸手可及。這也是很多零售巨頭得以崛起的秘訣。沃爾瑪就是靠優質低價和極其豐富的商品長期雄踞在全球零售業霸主的位置上;在德國,阿爾迪長期保持競爭優勢的最主要原因是:商品價格比同類國際競爭對手低15%-25%,比一般超市低35-40%。通過低成本為中心的“簡單至上”的高效運營體系,盡一切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在美國,Costco(好市多)讓消費變得非常簡單,因為每款商品的質量都非常讓人放心,甚至烤架烤雞這種爆款產品有了自己的Facebook頁面,Costco也是劉強東、雷軍等互聯網大佬推崇的公司。
而在中國,由于現代化市場經濟起步晚,零售業還沒有形成全國性巨頭的情況下,互聯網已經蓬勃發展起來,并從某種程度上改變甚至取代了線下零售業正常的發展軌跡。中國的零售業中既沒有產生沃爾瑪,也沒有產生711,而是產生了與兩者極其相似卻又截然不同的第三種模式,即以京東為代表的線上零售。
對比沃爾瑪和711,可以發現,即使作為一家線上零售,京東也在遵循著零售業發展的真理:優質、低價和讓購物觸手可及。低價和正品行貨是京東賴以起家的殺手锏,通過做到這兩點,京東從3C業務逐步擴展到家電、服飾、圖書,生鮮、商超等品類,最終成為中國千萬家庭一站式生活購物的首選平臺。
作為線上零售企業,做到優質低價有著天然的優勢,但是在觸手可及上又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低價優質取決于企業對成本的管控和規模效應所帶來的議價能力,考驗的是企業對“物”的管理能力,而觸手可及則是企業與用戶發生連接的過程,考驗的是對“人”也就是客戶的服務能力。相對而言,前者更容易實現,而后者就比較困難了。
觸手可及,時間和空間上的局要如何破?
要實現“觸手可及”這樣的購物體驗,線下零售業是通過開設星羅棋布的門店實現的。沃爾瑪的4600多家門店開設在人們生活的角角落落;而711也很類似,通過56000多家便利店實現了在全球零售市場的滲透。
而京東作為線上零售公司,必須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時間和空間,而其所采取的解決方案是,建造超大規模的物流中心和城市前置倉的兩級倉庫制。
2016年,京東的倉庫面積已經達到了550萬平方米,較2011年增加了11倍,這還不包含分揀中心和配送站點。多年來,京東一直采取兩級庫存部署的邏輯,在北京、上海、 廣州、 沈陽、 西安、 成都、 武漢七大城市建造超大型的物流中心,這樣的物流中心地處全國性的經濟中心,品類齊全;同時,京東通過對于海量消費數據的分析,將暢銷品部署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前置倉,保持最低的庫存天數,并向前置倉定期補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通過這一點,京東利用3%的庫存空間,拉動了13%的單量。物流中心連接的是商家,而配送站則連接的是終端的用戶,其功能類似于沃爾瑪的門店。截止到9月30日,京東在全國開設了6780個配送站和自提點,覆蓋2646個區縣,而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區縣總數量為2800多個。
密集的物流倉儲中心和配送站點滿足了生活在全國各個角落上的人們的網購需求。在過去10年,京東倉儲物流中心周邊100公里之內居住的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增長了了10倍以上。這意味著京東的商品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近,能以更快的速度交付到消費者手中。這個速度即使亞馬遜在美國也是無法比擬的。至今,居住在京東物流中心及配送站點30公里內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53%,而京東自營配送覆蓋全中國98%的人口。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全國人口超過13.73億,這意味著,全國將近13.5億人能夠享受到無差別的京東配送服務,以同樣的價格購買到一模一樣的商品。
在時間上,京東通過自建物流,打造了211限時達的服務標準,將網購的配送速度從最初的5-7天直接帶入到當日達或次日達的時代。目前,京東超過85%的自營訂單可以實現當日達、次日達,也就是說,不管你是生活在平原還是山區、沿海還是內陸、草原還是沙漠,都能夠在下單的當天或者第二天收到商品。在此基礎上,京東還推出了極速達、京準達、長約達,而“京準達”這個“逆天”產品的推出,再次打破了人們對電商物流的認知。對于“準”這一訴求的滿足,無疑又把配送標準拉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人文與技術的雙重解決方案
與亞馬遜在美國進行物流倉儲建設的情況相比,京東在中國進行物流建設要困難的多。因為美國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為主的地形。而中國的地形復雜,而京東的配送員要用雙腳和簡易的機動車工具為高山、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地形上的人們送貨,即使是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要把211配送時效的覆蓋率實現100%仍然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要將這一時效標準覆蓋到廣大的鄉村,于是便出現了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北京西部的門頭溝軍莊鎮,一位名叫劉亞寧的配送員每天要開車300公里以上為這個山區的用戶送貨。目前,該地區京東可以做到一日一送,快遞行業的標桿順豐也僅僅能做到隔日送;在云南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的配送站,京東配送員朱坤陶每天早上七點要使用滑索在怒江江面上橫穿而過,將商品送到怒江另一端的用戶手中;東極島是地處中國大陸最東端的一個島嶼,京東的配送員給這里的居民送貨,每次都要經歷跨海坐船、驅車遠行和徒步送貨等。
通過這些“奇葩”的配送站點和它背后物流網絡的支撐,京東通過超過3萬配送員的雙腳丈量著中國的每一寸土地。另外,令人驚嘆的是,即使他們都分散在各地,但他們身上的符號或者標簽卻出奇的一致和鮮明,那就是京東快遞小哥都成為當地人們最為信賴的配送員。這是線上零售對“用戶體驗”追求極致的另一種解讀,但也成為其他同行難以模仿和跨越的法寶。
“觸手可及”已經是傳統的零售行業和新興的互聯網行業都在奉行的商業法則,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用戶體驗最核心的體現。技術是贏得電商下半場的制勝關鍵,這似乎已經成為各位電商大佬的統一認知,但尊重這一法則顯然才是根本。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