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的浪潮席卷各個產業,東莞市德普特電子有限公司是顯示模組行業的龍頭企業早已投身其中,對數字化轉型的迫切一方面來自于自身企業管理的思考,另一方面則是對業務提升生產效率、質量的渴望,希望通過智能制造化更好地服務客戶。
據介紹,德普特電子客戶覆蓋國內外高端面板廠商如JDI、Sharp、LG,BOE、TM、AUO等以及高端手機客戶如HW、OPPO、Vivo、小米等;主要生產觸控顯示模組,產品覆蓋小到中大尺寸,廣泛應用在手機、智能穿戴、平板、觸控筆記本電腦等終端產品上。幾年前,德普特就實現了全生產線流程自動化,但在2019年,該公司的藍圖持續升級,要從自動化、數據化向無人化、智能化發展,這就要實現對設備數據的采集上傳、互聯互通和數據挖掘。

華為云中國區總裁洪方明、東莞松山湖管委會委員朱沃強和東莞市德普特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荔芳女士
11月25日,華為云中國區總裁洪方明、東莞松山湖管委會委員朱沃強和東莞市德普特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荔芳女士參加2020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并在大會上見證了電子信息集群啟動。
為了實現智能化的工廠和生產線,德普特與華為攜手,并聯合申報了省級工業互聯示范標桿項目,率先進入工業互聯領域,開啟了“云上”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
從頂層推進數字化轉型 華為助力效率執行
2019年1月,德普特成立了改革推進部,這個部門有兩個主要職能:一是優化改革現有業務流程;二是規劃公司數字化轉型升級并跟進項目落地實施。去年己將智能制造正式納入長期發展戰略,并規劃了3~5年智慧工廠數字化藍圖。
想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先要梳理目前企業面臨的挑戰。就德普特而言,一個是在內部管理方面,信息系統多,數據量大,但數據利用率很低;設備高度自動化,但是在設備管理主要采用紙本登記,效率低,容易出錯,人員離職導致記錄延續性很難保證,同時不利于經驗知識的積累; 數據沒有割裂,形成信息孤島;沒有統一的訪問路徑,分析效率低;數據來源不一致,口徑不統一,報表種類繁多、復雜,難以查找有用信息;企業發展壯大,數據不實時,各項業務無法實時監控。
另一方面,德普特對業務產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夠通過數字化轉型,以數字驅動業務生產、調度和管理,從而實現體質降本增效。
總的來說,有5個方面,一是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對工廠進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二是從預測訂單開始跟進公司的產能計劃,實現訂單生產全流程動態監控;三是需要從管理者角度,通過頂層指標數據變化,實現產線異常快速排查;四是通過快速有效的找到問題,做到提前預警預控;五是實現供應鏈實現高效協同管理。

這需要華為云對企業需求通盤考慮,并對企業由內到入外逐層覆蓋的方式制定解決方案。在厘清德普特現狀和需求后,同年7月,德普特電子聯合華為云開啟公司全面的工業互聯網升級工作。通過以華為云資源平臺為底座,聯合應用生態伙伴搭建了企業工業大數據平臺、設備管理、供應鏈協同、PLM設計協同四大信息化系統,另外在此數字底座上孵化了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郵箱系統等。
整個智能化升級,從合作到上線,僅用了1年的時間。效率如此之高,得益于德普特組織上的高度重視,也得益于華為云技術的成熟穩定,在快速學習和了解企業的痛點需求后,給予最優的解決方案。
基于華為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打造多樣創新項目
工業互聯網覆蓋企業全價值鏈,是不斷迭加演變的過程,涉及諸多支撐技術,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德普特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助力來自華為云。
在德普特項目上,華為云工業互聯網平臺FusionPlant聚焦企業的三大核心業務流:以產品加工為中心的生產制造流、以產品流通為中心的價值創造流、以產品為中心的產品全生命周期流,并打造了大數據項目,在疫情期間可視化管理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幫助德普特有序復工復產,保障0疫情案例發生。
此外,華為云項目組針對德普特企業的特定情況,定制了云PLM和SRM等業務系統,讓企業研發數字化管理和一體化供應鏈采購系統都得到升級。實現產品直通良率從80%提升到85.77%,提升產品合格率5%;車間制造成本每年減少1200萬;通過設備管理系統、大數據分析系統,生產效率提升10%。
不僅如此,在人才培育上,在華為生態里,為德普特輸送了1位國家級CPDA數據分析師,14位初級數據分析師。
同時,在內部管理,德普特也借助華為云工業互聯網平臺FusionPlant的支撐,逐步建立了企業數字化運營核心優勢,通過對企業大數據分析、預警控制,實現企業實時洞察,幫助管理者有效決策,打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高效運營智慧工廠。
德普特方面表示:“最高峰的時候,工廠的人數接近13000人,經統計,推動精益化、自動化、智能化之后,人工成本直接下降了25%-30%。”
未來,華為云還將在5G、工業互聯網,AI、大數據方面與德普特持續深化戰略合作,助力德普特成為最值得信賴的電子智造解決方案提供商。
12月2日,華為廣州城市峰會2020“智數廣州 · 進而有為”即將開啟,屆時還會帶來更多關于城市發展、技術聚變、產業融合、新基建等熱點話題,為建設智數廣州出謀劃策。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