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2014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GMIC)在京召開。期間,剛剛宣布要進軍移動搜索領域的UC優視董事長兼CEO俞永福作為嘉賓上臺演講。在這一演講中,俞永福多次提到對UC做移動搜索充滿信心,但鑒于UC在搜索領域的經驗缺失,以及其合作方阿里巴巴急于為淘寶導流的現實,大部分業界觀察者都對其“信心說”并不看好,多數人表示對UC推出的這個在手機瀏覽器中嵌入的產品未來十分擔憂。
分析人士指出,UC推移動搜索產品實屬形勢所逼。對于UC來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瀏覽器曾經在PC端的“入口”優勢已不復存在,其打開率已逐漸被Native App所取代,地位岌岌可危。因此,UC急需一個新的增長點,而移動搜索的“入口”和“變現”優勢則成為了其的救命稻草。而其合作伙伴阿里巴巴,雖然一直嘗試進軍搜索領域,但直到現在也都還沒有成功的案例。
實際上,以研究HTML5見長的UC,和專心打造電商帝國的阿里巴巴,顯然沒把發展搜索技術當成他們的主業,如今二者想聯手,企圖后發制人,這一產品未來如何,還要看其產品是否能邁過移動搜索的三重“門檻”。
眾所周知,技術“門檻”是做搜索首先要面對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使用習慣的改變、移動設備的特殊形態,都對基于移動端的搜索引擎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移動搜索已不是簡單的文字檢索,它需要具備包括語音、圖片、商品二維碼等多種搜索方式,這對于技術的要求就更為嚴格。而隨著移動搜索的繼續演進和發展,其對智能推薦、深度學習、語音技術、圖像技術、大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語義分析與理解能力等尖端領域技術的需求也更加明顯。但就目前看來,從瀏覽器起家的UC對以上技術的儲備還遠遠達不到要求。
其次,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碎片化的使用場景,使本地化搜索和生活服務類搜索成為信息檢索的重點。而用戶的需求更是升級到了更加精準、快捷和智能的”服務”層面。通過“數據”的積累進而提供精準的搜索結果,已成為做移動搜索又一“門檻”。移動搜索要想精準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就需要把握每一個用戶個性化的意圖,而這就需要有長期的大數據積累與分析背景。對于大數據來說,其前提是大樣本的積累,以百度為例,通過PC端搜索、百度知道以及貼吧等各種產品進行多年的樣本積累,進而才形成如今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但我們看以瀏覽器出身的UC,受制于瀏覽器這一產品的屬性,其能夠積累的樣本數非常有限,想要通過大數據進而形成精準的搜索服務實在無從談起。
最后不得不說的是,現階段移動搜索的發展,已不再僅僅是對搜索工具功能的建設與提升,而是涉及到內容、應用、服務甚至是線上線下商家相互聯動的發展。因此,想要進軍移動搜索領域絕不是只做好自己就可以的,而是需要整個產業鏈、生態圈的互動和鏈接。在這方面,先行者已經構建起了健康發展、良性循環的網站站長生態體系、開發者生態體系、商業商家生態體系,能夠多維度、一條龍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實現人與服務的鏈接。而作為后來者的UC,且不問入局早晚,單從其現有的狀況來看,還只是著眼于如何做移動搜索工具的層面,而并未有實力去打造移動搜索生態。
由此看來,沒有搜索基因的UC,其“信心”真要想落實到產品的未來,實在是一條漫長的征程,令人擔憂。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