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巴西軍人手中的預防寨卡病毒傳單
北京時間3月4日上午消息,谷歌周四表示,該公司的工程師正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進行數據分析,希望能了解和預測寨卡病毒的傳播。這種病毒可能與巴西的兒童出生缺陷有關。
谷歌在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已經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了100萬美元資金,幫助其宣傳寨卡病毒的影響、減少蚊子數量,并支持其他與寨卡相關的項目——這些項目多數都位于拉丁美洲。
谷歌稱,該公司還將對產品進行升級,以便提供更多有關寨卡病毒的信息。
科學家懷疑,寨卡病毒可能導致嬰兒小頭癥,這種疾病通常表現為新生兒的頭部較小,可能引發發育問題。巴西證實,該國已經出現了超過640例小頭癥患者,多數都與新生兒母親感染寨卡病毒有關。巴西還在調查4,200例小頭癥疑似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上月宣布還在卡病毒爆發成為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該組織稱,寨卡病毒通過蚊子叮咬傳播,去年首次在巴西發現,目前正在美洲快速傳播。
科學界對寨卡病毒的了解不多,包括它是否真的會引發小頭癥。追蹤這種病毒爆發的困難之一在于,沒有一種可靠的測試來確認人們是否感染這種病毒,而很多病例并沒有表現出任何癥狀。
谷歌表示,自從去年11月以來,全球范圍內的寨卡病毒搜索量增長了3000%。
谷歌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利用16種語言增加了全面的寨卡病毒信息,包括這種病毒的概述、癥狀信息以及政府和國際組織發布的預警。
谷歌表示,該公司的工程師、設計師和數據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志愿團隊,幫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打造一個平臺,專門處理不同來源的數據(包括天氣和旅行狀態),以便通過視覺化方式了解潛在的爆發趨勢。
谷歌說:“這個開源平臺的目標是針對不同地區確定寨卡病毒的傳播風險,并幫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政府和NGO組織分配時間和資源。”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創新項目負責人克里斯·法比安(Chris Fabian)表示,這個開源平臺可以擴大到全球范圍內使用,并在今后的其他疾病爆發中繼續使用。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總裁兼CEO卡瑞爾·斯登(Caryl Stern)表示,谷歌的捐款將幫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接觸到這一區域的2億人,以便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自我保護信息。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