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閉幕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中,習近平主席曾發表重要講話,其中特別提到了“互聯網+”行動計劃與國際經濟發展的緊密關系。對于講話內容,眾多互聯網業界人士紛紛大膽解讀,期望借此更好把握國家與國際經濟發展脈絡,從中發現更大契機。
IMSC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趙博士的解讀提供出一種全新思路:
一、“互聯網+”才是解決世界經濟復蘇難題的良方之一,升級為”國際互聯網+“勢在必行。
他指出:“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中國經濟也面臨著一定下行壓力。我們先了解一些數據: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14年世界GDP總量為77.3萬億美元。我國2014年GDP總量約為10.38萬億美元,約占世界GDP總量約13.43%。按各國際組織的預測,2014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2.6%。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我國2014年同比經濟增長率為7.3%。由此可見,我國經濟整體發展增速遠大于世界經濟環境,但我國對于發展前景具有較強的憂患意識。同時也提出,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開拓發展新境界。進而提到我國‘互聯網+’行動計劃正在實施,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由此我們可否大膽推測,只有‘互聯網+’才是解決世界經濟復蘇難題的良方之一,且必將國際化!‘互聯網+’升級為‘國際互聯網+’也將為帶動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貢獻不可思議的力量!“
二、“國際互聯網+”將助力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全球外資引入中國。
他認為:”習主席還提出,中國互聯網蓬勃發展,為各國企業和創業者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這是否意味著‘國際互聯網+’是趨向全球的大勢所在,我國將把‘互聯網+’及優質項目推向世界。同時,國家及政府將協助國內大批的‘互聯網+’企業及項目引入外資,幫助他們進一步接軌國際。今年7月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中可能會給我們提供一些猜測的佐證。為了衡量各個國家互聯網經濟的規模,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推出了iGDP指標。截止2013年,中國的iGDP指數升至4.4%,已經達到全球領先國家的水平。預計2013年至2025年,互聯網將幫助中國提升GDP增長率0.3-1.0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在這十幾年中,互聯網將有可能在中國GDP增長總量中貢獻7%到22%。到2025年,這相當于每年4萬億到14萬億元人民幣的年GDP總量。通過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看出,互聯網經濟砝碼正在我國快速加重,我國政府也在恰當的時間推出‘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要國策,天時地利人和。在此基礎上,政府更需要協助大批中國企業‘走出去’,全球外資也要‘請進來’。”
最后他還強調:“我國已有一大批‘互聯網+’企業投身到信息經濟發展行列中來,我們認為‘互聯網+’項目具有平民級、低門檻的特點,只要具備特色及優勢即可。與國際互聯網大會召開幾乎同一時間,IMSC互聯網+服務中心推出了‘IMSC國際互聯網+’服務平臺,以國際通用的英文界面展示。通過領會理解習主席重要講話內容,我們更堅定了通過國際互聯網+服務平臺向世界解讀展示中國眾多優質的互聯網+企業和項目的信心。目前我們已經為眾多企業客戶提供了我們的平臺服務,并最終期望助中國互聯網+推向世界!”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