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開機啟動 BIOS,即微機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是集成在主板上的一個ROM芯片,其中保存有微機系統 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程序、系統信息設置、開機上電自檢程序和系統啟動自舉程序。在主板上可以看到BIOS ROM芯片。一塊主板性能優越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板上的BIOS管理功能是否先進。
bios設置圖解教程——電腦主板BIOS如何設置
提示:不同的電腦,系統主板的BIOS程序可能不同,但大多是大同小異。大家可以參考自己的電腦主板BIOS說明書。
在安裝操作系統前,還需要對BIOS進行相關的設置,以便系統安裝工作順序進行。 BIOS是一組固化到主板上一個ROM芯片中的程序,它保存著計算機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程序、系統設置信息、開機加電自檢程序和系統啟動自舉程序等。計算機開機后會進行加電自檢,此時根據系統提示按Delete鍵即可進入BIOS程序設置界面。
在BIOS設置主頁面中,通過方向鍵選中Standard CMOS Features選項,按Enter鍵進入BIOS的標準設置頁面。 BIOS設置之前,有必要知道一些控制鍵位功能,BIOS的標準設置項中可對計算機日期、時間、軟驅、光驅等方面的信息進行設置。
BIOS歷史起源
多種版本的MS-DOS,PC-DOS或DR-DOS含有一個被稱為”IO.SYS”,“IBMBIO.COM”,“IBMBIO.SYS”或“ DRBIOS.SYS”等名字的文件;這個文件就是所謂的“DOSBIOS”(也稱為“DOS I / O系統”),它包含操作系統中的較低級別的硬件指定的部分。它與底層硬件特有的,但獨立于操作系統的固化在ROM的“系統BIOS”,共同它代表了“CP/M BIOS”。
通過引入PS / 2的機器,IBM將系統BIOS分為真實模式和保護模式部分。真實模式部分是為了提供與現
有的操作系統,如DOS的向后兼容性,因此被命名為“CBIOS”(用于兼容性BIOS),而“ABIOS”(高級BIOS)則提供適合多任務處理的新的操作系統如OS/2的接口。
英特爾公司從2000年開始,發明了可擴展固件接口(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用以規范BIOS的開發。而支持EFI規范的BIOS也被稱為EFI BIOS。之后為了推廣EFI,業界多家著名公司共同成立了統一可擴展固件接口論壇(UEFI Forum),英特爾公司將EFI 1.1規范貢獻給業界,用以制訂新的國際標準UEFI規范。目前UEFI規范的最新版本是2.3.1,英特爾公司曾經預測,2010年,全世界或有有60%以上的個人電腦使用支持UEFI規范的BIOS產品。
術語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最初是由Gary Kildall發明,第一次出現是在1975年的CP/M操作系統中。 描述CP / M的機器特定部分啟動時,接口直接加載的硬件。 (一個CP/M機器的ROM中通常只有一個簡單的引導加載程序)。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與之有關的信息,歡迎關注我們優詞網的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