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和對象
-
- 類和對象的關系。
- 類的介紹
-
- 類變量(靜態變量)
- public && private
- 一些建議和小結
- 寫在最后的話
類和對象的關系。
類其實就是一個模板,比如說類就好比一張房子的設計圖紙,或者說是一個倒印模具,創建一個類就好比設計一張圖紙,刻一個模板。對象就好比一座建好的房子,一個成型的模型,無疑想要一座房子或者一個模型都先需要一張圖紙和一個模板,而這就是類和對象的關系。
相關免費學習推薦:java基礎教程
類的介紹
首先Java里面的類由關鍵字class定義,類中的元素稱為:成員屬性。類中的函數稱為:成員方法。
class Person { public int age;//成員屬性 實例變量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sex; public void eat() {//成員方法 System.out.println("吃飯!"); } public void sleep() { System.out.println("睡覺!"); }}
如下就是定義一個類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sex; public int age; //....人的屬性}
然后拿這個類創建一個對象,然后我們可以通過點號 . 來訪問這個對象的成員,看下圖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實例化一個對象
可以看到在沒有賦值之前是會默認賦值為類型相對應的0值。
類型 | 對應的0值 |
---|---|
整型 | 0 |
浮點型 | 0.0 |
字符類型r | /u0000 |
引用類型 | null |
注:這里之所以有默認的0值,是因為他們都是成員變量,不屬于局部變量,所以有默認值,局部變量需要自己賦值才能使用。
類變量(靜態變量)
所謂的類變量也就是靜態變量,由關鍵字static修飾,存儲在方法區,在類加載的時候就會分配空間,所以類變量是脫離對象的,就是說,就算沒有實例化對象也是可以使用類變量的,看下圖,沒有對象依然可以通過 類名.變量名 使用類變量
同樣的,由static修飾的方法也是類方法也叫靜態方法,它和類變量具有相同的性質,類加載時分配空間,不依賴于實例化的對象,可以直接通過 類名.函數名() 調用。
如果不是靜態的變量和方法,那么我們就需要先通過new關鍵字實例化一個對象才可以使用。
public && private
在類的定義中有許多的訪問權限修飾符,而public和private是兩個最常使用的,顧名思義,public修飾的變量是公開的,所謂的公開就是說可以直接訪問,舉個栗子
當我們使用public修飾成員變量時可以正常使用,通過點號訪問對象的成員,但是當我們使用private修飾的時候,就會報錯,因為private是私有的,只能在當前類里面使用,不能被外部引用。
如果要其他類中需要使用的話就需要提供公開的接口,給需要使用的類調用,簡單來講就是,我寫個公開的方法,你把數據通過方法傳給我,我自己來操作,比如以下方法,看名字也能知道這些方法的作用,我們來使用一下這些方法
可以看到,通過公開的接口我們可以對私有的成員變量進行一系列的操作,細心的小伙伴們可能會發現在setName等等方法里面都出現了 this.變量名那么這個是什么呢,this其實是一個關鍵字,表示當前方法的引用,那么為什么要有這個關鍵字呢,那是因為當變量名相同時,局部變量有限使用,可能會導致無法賦值等情況,看下圖,當去掉this之后,名字明顯為初始值,這就是因為局部變量優先使用的原因,導致類里面的成員變量沒有被賦值。
一些建議和小結
1.建議實現類的時候將成員變量盡量設置為private屬性,防止數據被直接篡改,而方法非必要公開的接口也設置為private屬性的,具體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2.變量名和方法名使用小駝峰命名規則,盡量做到見名知意,做不到應該給上適當的中文注釋,幫助其他人理解代碼的意思
3.static修飾的代碼和代碼塊優先于任何代碼執行
4.一個類可以創建多個對象,很好理解,一張圖紙可以建造多棟相同的房子,比如小區的樓房就是一張圖紙建造出來的
5.在實例化一個對象的時候會調用一個構造方法,所謂的構造方法就一個名字與類名相同的方法,可以帶參數,沒有返回值類型聲明,并且如果你沒有定義的話,編譯器就會自動實現一個不帶參數的構造方法,如果你定義了,那么編譯器就不會自動生成。并且構造方法也是支持重載的,構造方法的用處之一就是可以在創建對象的時候就進行賦值。
加上一句this.name ,就可以不需要setname了,只需要創建對象的時候,直接傳參即可,其他的博主就不在贅述了。
寫在最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