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會忍不住感慨:這是一個讓女性絕望的國度吧!

但其實早在1994年印度就已經明令禁止測試胎兒性別,他們的領導人更是在各種場合強調每個家庭中女兒的重要性。現在越來越多的印度女性不僅思想得以解放,還能夠拋頭露面,接受教育,步入職場……
走訪UC印度公司之后,一個全新的印度女性社會鋪陳眼前。身處傳統媒體多年的她們,轉型之后竟然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真·女中豪杰!

離開了堅守12年的印度知名傳統媒體,Kavita Himthani進入UC負責國際信息流印度的娛樂分類及女性頻道的圖文內容運營,同時她還要兼顧全品類的視頻內容運營,可以說獨擋多面了。

這些工作內容對于Kavita來說,不僅有趣,還且意義重大。以女性頻道的信息流內容運營工作為例,投入這項工作之前,印度女性用戶與男性用戶所接收的內容并無差異。UC上所開設的女性頻道,更多的是通過女性視角來傳遞政治、體育、法律、稅收等一系列社會議題。
“作為一個印度女性,從小到大我會看到女孩子遭受性別歧視等悲慘事情,一直希望能為女性做些事情。正是UC Browser、UC News向我提供這樣的機會,讓我實現了小時候的夢想。”在Kavita看來,讓更多女性用戶感受到知識的力量,精神變得強大,從而能夠具有和男性平等交流的能力,這才是這項工作最具魅力的地方。

她介紹,除了對女性頻道有了清晰的定位,他們還特意策劃了一個叫“Shero”的活動,挖掘一些不為大眾所熟知但卻很正能量的女性故事。為此他們尋找到了通過畫畫養活孩子的單身母親,參加“大碼”選美比賽重建自信的肥胖女孩等眾多真實又勵志的典型人物。
沒有想象中傳統媒體人離開熟悉崗位后的焦慮、迷茫,Kavita Himthani的新職場充滿了為夢想拼搏的激昂斗志。
而在她入職UC前的三個月,Kavita的弟弟成功進入在印度有科技三巨頭GUF(Google、UC、Facebook)之稱的Google。Kavita坦言當時在家中有不小的壓力,當她順利進入UC之后,自己又很讓全家人驕傲。為此,她試圖說服弟弟進入UC工作,弟弟也向她拋出橄欖枝,出現了姐弟之間“互挖墻腳”、比拼公司福利的精彩一幕。

在Kavita的同事Ishita Blaggan看來,UC在印度有80%員工是印度人,他們更懂印度用戶,也更有機會勝出。“UC既有全球化戰略,又有本地化團隊,兩者結合,才能夠從眾多本土企業、海外企業中脫穎而出。”

同樣出身于TOI、NDTV、Times Internet等印度知名媒體的Ishita Blaggan,進入UC后負責自媒體平臺的印度運營工作,在本地化內容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印度這個多元化國家,不同的邦有自己的語言,也衍生了各自的文化,方言就多達上千種,官方語言就有20多種。Ishita Blaggan認為,看似復雜的人文環境,對UC而言恰恰是一個機遇。只有深入接觸不同小語種的用戶,才能為他們生產出各自喜愛的內容。
若說印度用戶最喜愛的內容,那一定與ABC有關,也就是星座(Astro)、寶萊塢(Bollywood)與板球(Cricket)。板球明星和寶萊塢明星,在印度粉絲心目中,那一定是神一般的存在。人們甚至可以遇到一個專為寶萊塢明星建的廟,并有TA的雕像。而Ishita Blaggan團隊內容本地化運作的秘訣,依據用戶所喜愛的事物,分析調研得出的大量數據,為內容創作者持續提供新的想法與思路。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寶萊塢若有電影上映的話,傳統媒體可能會寫很正統的影評,告訴讀者電影中有哪些“卡司”。而像Kavita Himthani、Ishita Blaggan這些進入數字化內容平臺的新印度女性,她們的關注焦點也許是“這批寶萊塢明星身價多少”,“他們車庫里都有哪些車”……,更加容易滿足大眾的好奇心。

如今,越來越多的印度女性進入UC、Google、Facebook等國際化科技公司,汲取著不斷更新的互聯網信息,被傳統舊俗和宗教長久束縛的思想得以解放。她們終于活出了自己曾經無數次憧憬過的樣子,并把種種美好傳遞給更多的女性。而來自UC的內容運營團隊,也讓更多傳統媒體人看到了轉型后的別樣風采,依然能夠忠于內容,忠于理想。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