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7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雖然蘋果等主要的智能手機廠商,多年前就已開始采用 OLED 屏幕,蘋果從 2017 年 iPhone 問世十周年推出的 iPhone X 開始采用,到去年的 iPhone 12 系列已全部轉向了 OLED 屏幕,但就全球而言,OLED 屏幕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仍未占據主導地位,今年預計不到 40%,明年預計為 45%。

從研究機構的報告來看,今明兩年 OLED 屏幕智能手機所占的比重,依舊無法超過 50,是受到了 OLED 顯示驅動芯片供不應求的限制,進而影響到了這一屏幕的生產和應用。
研究機構在報告中表示,OLED 顯示驅動芯片,目前主要是采用 40nm 和 28nm 制程工藝,雖然已有多家芯片代工商掌握了這兩類工藝,但目前仍只有臺積電、三星電子、聯華電子和格羅方德這 4 家芯片代工商,具備生產 OLED 顯示驅動芯片的能力。
而更為不利的是,由于晶圓供應緊張,芯片代工商目前難以滿足客戶對 12 英寸晶圓的需求,這也就影響到了可分配給 OLED 顯示驅動芯片的晶圓數量,當前僅有臺積電、三星電子和聯華電子,有能力分配足夠的晶圓,而他們產能擴充的速度,仍慢于市場需求的增長。
而在現有有能力生產的廠商產能普遍不足、其他廠商尚無量產計劃的情況下,研究機構預計明年增加 OLED 顯示驅動芯片的希望依舊渺茫,也會影響到 OLED 屏幕市場的增長。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