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安全威脅形勢越來越錯綜復雜的今天,手機里偶爾收到一條詐騙短信,似乎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了。連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都說,自己也經常收到詐騙短信。但為什么還是有人屢屢上當呢?究其原因,精準的個人信息、不斷更迭的新騙術以及恐嚇式騙局,一直是詐騙分子得逞的“秘密武器”。
試想一下,如果你收到一條直呼自己真實姓名、且恰好短信中有你感興趣的東西,你會不會被迷惑,甚至信以為真?日前,在北京某公司就職徐先生就差點被這樣的一條詐騙短信所害。3月20日,徐先生突然收到一條來自陌生號碼的短信,內容為“徐良$$公司今年的裁員計劃表,里面是各部門的裁員名單,請查收www.***.cn人事部”。由于前段時間隱約聽同事議論公司有裁員計劃,心里一直懸著,這條短信對徐先生來說幾乎沒有任何疑點。

(圖:徐先生收到詐騙短信)
于是,徐先生不假思索地點開了短信中的鏈接,但接下來頁面顯示出一個名為“體檢表”的下載文件,讓他起了疑心。短信中的“裁員名單”跟“體檢表”有什么關系?徐先生感覺不對,這才趕緊退出下載頁面。

(圖:短信鏈接打開后需下載“體檢表”)
如果徐先生繼續下載安裝操作,會有什么后果呢?據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楊啟波分析,這是一條含有木馬病毒的詐騙短信,若徐先生繼續下載“體檢表”,將在手機中安裝名為“a.privacy.emial.d”的病毒,該病毒啟動后會攔截他的手機短信,并將短信轉發給指定號碼,會泄漏短信中的賬戶或密碼,下一步便可能會盜取徐先生的財產。
事實上,對付這類騙局最直接的方法是將騙子拒之門外。據了解,通過騰訊手機管家等安全軟件,可以智能攔截詐騙短信;若像徐先生一樣不慎點開了鏈接,手機管家會進行風險提示,告知用戶該網站為惡意網站,不建議訪問;如果用戶繼續操作,手機管家還可以查殺鏈接背后的木馬病毒,識破騙子設下的每一環圈套并進行有效保護,避免隱私泄露和財產損失。

(圖:騰訊手機管家攔截詐騙短信、識別釣魚網址、查殺木馬病毒)
而在這些防御手段之外,精準的個人信息才是這場騙局的根源,徐先生正是因為短信中包含自己的姓名,才信以為真,貿然點開鏈接的。在今年的315晚會上,因個人隱私泄露而引起的電信網絡詐騙也再次成為了全民關注的焦點。對此,安全專家特別提醒,用戶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妥善處理包含個人真實信息的繳費單據、快遞單、身份復印件等物品,盡量避免在社交網站發布個人高清自拍照片,保護好個人信息,避免被惡意利用。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