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2.0規范可以提供的最大傳輸速率是480Mbps。USB是一種應用在計算機領域的新型接口技術,理論上USB1.1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2Mbps,而USB2.0則可以達到速度480Mbps,并且可以向下兼容USB1.1。
本教程操作環境:windows7系統、Dell G3電腦。
目前按USB2.0標準,USB的傳輸速率可以達到480Mbps。
USB(Universal Serial Bus2.0,通用串行總線)是一種應用在計算機領域的新型接口技術。USB接口具有傳輸速度更快,支持熱插拔以及連接多個設備的特點。已經在各類外部設備中廣泛的被采用。USB接口有四(五)種:USB1.1,USB2.0,USB3.0和USB3.1(3.1Gen 1和3.1Gen 2)。
USB 1.0
USB 1.0是在1996年出現的,速度只有1.5Mb/s(位每秒); 1998年升級為USB 1.1,速度也大大提升到12Mb/s,在部分舊設備上還能看到這種標準的接口。USB1.1是較為普遍的USB規范,其高速方式的傳輸速率為12Mbps,低速方式的傳輸速率為1.5Mbps(b是Bit的意思),b/s 一般表示位傳輸速度,bps 表示位傳輸速率,數值上相等。B/s與b/s,BPS(字節每秒)與bps(位每秒)不能混淆。1MB/s(兆字節/秒)=8Mbps(兆位/秒),12Mbps=1.5MB/s,大部分MP3為此類接口類型。
USB 2.0
USB2.0規范是由USB1.1規范演變而來的。它的傳輸速率達到了480Mbps,折算為MB為60MB/s,足以滿足大多數外設的速率要求。USB 2.0中的“增強主機控制器接口”(EHCI)定義了一個與USB 1.1相兼容的架構。它可以用USB 2.0的驅動程序驅動USB 1.1設備。也就是說,所有支持USB 1.1的設備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接口上使用而不必擔心兼容性問題,而且像USB 線、插頭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使用USB為打印機應用帶來的變化則是速度的大幅度提升,USB接口提供了12Mbps的連接速度,相比并口速度提高達到10倍以上,在這個速度之下打印文件傳輸時間大大縮減。USB 2.0標準進一步將接口速度提高到480Mbps,是普通USB速度的20倍,更大幅度降低了打印文件的傳輸時間。
USB 3.0
由Intel、微軟、惠普、德州儀器、NEC、ST-NXP等業界巨頭組成的USB 3.0Promoter Group宣布,該組織負責制定的新一代USB 3.0標準已經正式完成并公開發布。USB 3.0的理論速度為5.0Gb/s,其實只能達到理論值的5成,那也是接近于USB 2.0的10倍了。USB3.0的物理層采用8b/10b編碼方式,這樣算下來的理論速度也就4Gb/s,實際速度還要扣除協議開銷,在4Gb/s基礎上要再少點。可廣泛用于PC外圍設備和消費電子產品。
USB 3.0在實際設備應用中將被稱為“USB SuperSpeed”,順應此前的USB 1.1 FullSpeed和USB 2.0 HighSpeed。預計支持新規范的商用控制器將在2009年下半年面世,消費級產品已經上市。
USB 3.1
USB 3.1 Gen2是最新的USB規范,該規范由英特爾等公司發起。數據傳輸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與USB 3.0(即USB 3.1 Gen1)技術相比,新USB技術使用一個更高效的數據編碼系統,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數據吞吐率。它完全向下兼容現有的USB連接器與線纜。
USB 3.1 Gen2兼容現有的USB 3.0(即USB 3.1 Gen1)軟件堆棧和設備協議、5Gbps的集線器與設備、USB 2.0產品。
USB-IF最新的USB命名規范,原來的USB 3.0和USB 3.1將會不再被命名,所有的USB標準都將被叫做USB 3.2,考慮到兼容性,USB 3.0至USB 3.2分別被叫做USB 3.2 Gen 1、USB 3.2 Gen 2、USB 3.2 Gen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