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下旬Hulu的付費業務Hulu Plus新增用戶50萬,總數達到200萬。Hulu Plus業務于2010年6月推出,每月8美元,為用戶提供影視劇在線收視服務。Hulu 在2011年全年發展Hulu Plus用戶110萬,到今年一月用戶總數達到150萬。預計Hulu Plus用戶2012年將增加用戶200萬以上,付費用戶總數將超過350萬。
與Netflix不同,Hulu一開始就是一個免費的視頻網站,以廣告為主要贏利模式,付費業務是之后推出的主要業務,目前Hulu仍舊是兩種模式并存:廣告和付費。而Netflix從一開始就沒有免費視頻網站加廣告的模式,其商業模式是在線視頻付費業務和DVD碟片租賃業務。Netflix和Hulu一樣的是,兩者都將自己定位為專業版權視頻內容的在線分銷渠道,都不支持用戶UGC內容。
與國內廣電業界不斷爭論OTT的前景形成對比的是,Hulu的CEO基拉爾和Netflix的CEO哈斯廷斯都毫不猶豫地堅信,互聯網將是影視內容最重要的渠道,OTT TV前景不容置疑,他們已經將這種認識作為一種常識。基拉爾認為OTT的革命性尚未全部體現出來,OTT將取代電視成為影視內容最重要的渠道,就像當初電視代替影院一樣。試想一下,如果OTT占據主流地位,和影院相比電視會處于怎樣的境地!
然而,Netflix和Hulu也面臨著內容的瓶頸。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等運營商向用戶提供的視頻業務用戶ARPU值在80-100美元,它們是電視內容商的最主要的分銷渠道和利益同盟。即使Hulu的股東是新聞集團、迪士尼和NBCU等主要內容商,也無法在內容上獲得股東的充分支持,只能獲得在電視上已經播放過的內容的獨家線上版權。電視內容商要依靠電視運營商獲取最大部分的收入,同時也不愿意打破這種利益同盟。Hulu和Netflix等OTT運營商必須不斷地尋找內容,在內容上加大投入,并不約而同地開始了自制內容。
國內的視頻網站也在發力自制影視劇,但是其背景和Netflix、Hulu的背景完全不同。Netflix、Hulu的背后是巨無霸的電視內容商和運營商,而且它們之間時一種利益同盟關系。Netflix、Hulu根本無法染指最優質的直播電視內容,內容商往往只愿意把一些舊內容賣給OTT提供商,生產自制劇是Netflix、Hulu為了加強視頻吸引力的辦法。
而國內視頻網站在資本的推動下非理性地跑馬圈地,力圖囊括獨家劇餓死對手,這種無序惡性競爭的惡果就是一夜間把影視劇內容價格爆炒上升數百倍,以至于電視劇市場價格令電視臺膽寒。資本推動下的惡性非理性競爭很快就害了電視劇行業,形成泡沫式虛假繁榮。而急功近利的資本在無法打死別人的情況下也開始謹慎進入,視頻網站開始斷血,無法支撐下去的情況下并購不斷。在這種情形下,國內視頻網站也開始了自制影視劇,而實際上更像是一種玩票的性質,是否能形成氣候尚需拭目以待。
除了在內容上發力自制劇之外,Netflix和Hulu另一個同質化競爭是對用戶數據的挖掘利用。據稱Netflix的75%的收視來自于Netflix給用戶推薦的內容,Netflix為用戶收視數據建立了完善的數據分析系統,個性化的收視將帶來品牌忠誠和培養新客戶。目前為止Netflix對用戶數據的利用無出其右者,電視運營商更是望洋興嘆、無能為力。Hulu同樣也開始了注重用戶數據的分析利用,在個性化收視和精準廣告上精耕細作。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