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在香港還未回歸之前,我們能對香港的風土人情、甚至像缽蘭街、蘭桂坊這樣一條街道都耳熟能詳,完全得益于在內地鋪天蓋地的香港電影錄像帶。對美國也是如此,好萊塢、華爾街、帝國大廈……,從未到過美國的我們因為好萊塢電影而認識了美國文化。同樣,今天,“中國功夫”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標志性符號能夠風靡全球,征服全世界的外國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李小龍、成龍的功夫電影在海外的高效傳播。而且,這種傳播不僅讓中國功夫文化深入海外,甚至還影響到了好萊塢影片的拍攝,包括《黑客帝國》、《殺死比爾》、《功夫熊貓》等一大批好萊塢大片,都充滿了中國功夫的文化元素。因此,對于傳播文化而言,影視作品無疑是一種好的載體。
然而,從李小龍、成龍之后,中國影視圈似乎就再也沒有如此成功的文化傳播范例了。近幾十年來,中國文化在外國人眼中似乎也就僅僅被定格在了“功夫”一詞上。這對于具有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國而言,并不是一件幸事。畢竟,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個“功夫”就能代表的。顯然,近年來,中國影視走出去的步伐并沒有加快。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國產影片在海外銷售收入只有27.7億美元,僅為國內票房的1/10。在電視劇出口方面,我們也一直處于貿易逆差的地位,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國產電視劇出口數量為1萬多集,這與我國每年電視劇行業超過15萬集的產量相比,比例也相對較低。與影視形成對比的,是另一個新興的文化行業——游戲。近年來,中國游戲在中國文化走出去過程中,卻連創新高,近十年都以100%左右的超高增長率在快速發展。2015年,中國自主研發網絡游戲海外出口實際銷售收入更是達到了53.1億美元,同比增長72.4%。
對比如此鮮明,中國影視行業如何打破出口困局,也許游戲的海外出口的經驗能提供一些借鑒,同時影視的出口也許又能從游戲中“借力”。
那么,中國影視行業如何借鑒游戲出口經驗呢?對此,有專家曾經表示:中國影視除了加強產品質量,推出更多有創意、富含中國文化內涵又能為國外用戶所接受的影視作品以外,借鑒游戲出口經驗,借助“影游融合”方式加快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步伐,或許可以成為影視出口破局良方。
仔細分析中國游戲走出去的歷程,的確有許多經驗值得影視產業借鑒。一方面,中國游戲在走向海外的過程中,不僅善于將中國文化融入到產品中,而且還利用文化引進再輸出的創新方式,有效避免了中外文化差異的問題。以中國游戲出口龍頭企業完美世界為例,在進行游戲出口的過程中,就引進了諸如“圣斗士星矢”等海外知名IP,并在其中巧妙的融入了中國文化,使得海外用戶更容易接受,這種方式極大的促進了游戲的海外銷售。
另外,近幾年,隨著時代的發展,整個文化行業呈現出一種泛娛樂的融合發展趨勢,不同文化形式之間的界限被打破,游戲和電影電視也開始全面跨界融合。從2012年起,國內影視行業就開始流行一種“影游聯動”的方式,影視和游戲相互進行IP的借鑒,并借助各種渠道進行營銷推廣,產生了極為良好的化學反應。《十萬個冷笑話》、《花千骨》、《笑傲江湖》等影游聯動產品的成功,也極大的激發了業界進行影游跨界融合的熱情。包括華誼兄弟、博納影業、樂視影業、完美環球在內的各大影視公司,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影游聯動、泛娛樂發展戰略。同時,資本市場對于影游聯動概念也十分追捧,根據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前三季度,涉及“影游聯動”的資本案不低于10起,涉及總金額超過百億。而這種影游融合的方式,對于促進中國影視劇出口顯然也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一方面,影游融合,打破了影視創作的IP困境。游戲IP能夠為國內的影視IP市場帶來更新鮮血液。一些在海外取得成功的游戲改編成影視劇,借助游戲的影響力,實現影游互動,將更有助于海外用戶接受中國電影。
另一方面,中國游戲行業在技術方面的實力日漸提升。中國游戲企業不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游戲引擎,包括完美世界在內的游戲企業也在不斷開發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研發諸如ARVR等全新技術。完美世界多款游戲拍攝的CG大片其效果也被認為可以媲美好萊塢大片。通過影游融合,游戲產業在技術方面的優勢也可以為電影所借鑒,進一步提升中國影視產品的制作水平。
更為重要的是,國內有些游戲企業在海外已經有了非常成功的渠道和市場。通過影游融合,中國電影借助現有渠道,通過互聯網方式走出海外,也是一個很好的渠道。
總而言之,在數字時代大融合趨勢推動下,游戲和電影電視進行全面融合,中國電影借鑒游戲出海經驗走向海外,無疑能夠達到“借力出海”的良好效果。實際上,在國內,已經有企業開始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在目前的公開資料中,我們看到完美環球已經推出了自己的“影游雙擎”戰略,正在試圖依靠自身擁有的互聯網娛樂技術和IP資源,實現游戲資產與更多影視資源的深入融合互動,從而打造 “影游雙擎超級娛樂航母”,相信這種來自同一根本的影游業務深度合作,可以為中國影視出口帶來更多更好的借鑒。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