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正在從滿足輕量化開發需求,向數據驅動的企業級無代碼平臺進化,覆蓋數據域、管理域、分析域、運營域。
2011年,網景創始人、著名風險投資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寫道,“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軟件正吞噬整個世界),以此表達各行各業都被軟件瓦解,再重構,未來所有的公司都是軟件公司。科技發展到今天,也許我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各行各業應該都具備相當完善的數字化管理系統,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管理流程充斥著紙質單據、產品管控數據不準確、各個工廠系統數據無法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無法協同……這些是傳統產業的普遍現狀。
實際上,這些業務本身其實是需要通過開發數字化系統進行管理,將業務數據進行清洗、分析和利用,進而指導企業經營決策。但無奈的是,很多傳統企業可能連一個IT、開發人員都沒有。近年來隨著軟件行業飛速發展,IT從業人員卻增量不足,在這樣的供需矛盾下,企業用人難、用人貴。未來隨著企業信息化系統新建、二次開發和運維需求擴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加深,人才供需矛盾或進一步擴大。
好在這類企業級的系統開發需求正在被另一種技術手段解決,那就是企業級無代碼。
例如在工業場景下,企業級無代碼在數據層幫助企業實現全程智能監控,在平臺層幫助企業打通原煙囪式系統架構造成的信息孤島,在應用層幫助企業快速開發個性化應用。
“根據我們的測算,在上線數字化系統之后,相比于原來紙質單據的管理流程,整個生產效率至少提升30%。”某工業制造業企業的CIO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通過企業級無代碼開發數字化系統,不僅降低了系統開發難度、節省人員投入和預算、減少了軟件研發周期和難度,真正做到為生產提效提質、業務創新賦能。
在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由數據驅動的企業級無代碼平臺正在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
01 企業級無代碼火熱背后的痛點:業務與開發需求的不匹配
低代碼的說法實際上是由Forrester于2014年正式提出,但其理念并不新鮮。
早在20年前,低代碼就已經隨著計算機開發語言的出現而出現。例如早期的Access數據庫、QuickBase、PowerBuilder等,都可以看作低代碼的雛形。
但在傳統IT開發思維下,低代碼尤其是無代碼編程能力有限,在提升易用性的同時會“犧牲“可擴展性及對復雜業務場景滿足度,因此難以擔當企業級軟件開發的重任。
隨著技術與理念的不斷迭代,數據驅動的企業級無代碼平臺正在打破這一舊習。
與那些僅能適應較輕業務場景的低代碼平臺相比,企業級軟件開發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資源規模:內外部資源投入龐大;
2. 技術難度:應用結構復雜,涉及內外部資源配置,事務密集、數據量大、用戶數多,對于不同應用之間的連接性、交互性,安全隱私的要求高;
3. 需求升級:對軟件質量要求高,包括對業務響應度、能力可復用性、升級和維護的平滑無感。
簡單來說,系統開發復雜度高、數據量大、需要具備高可用高安全的研發要求,是企業級無代碼平臺和過去輕量化低代碼平臺的最大區別。

圖片來源: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企業級無代碼開發白皮書》
根據近期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中國企業級無代碼開發白皮書》顯示,目前,企業級低代碼產品已經可以可以做到數據、分析、管理及運營四大領域的覆蓋,覆蓋95%+中小企業的場景,70%+中大型企業場景,以及50%的垂直應用場景。
企業級無代碼解放沉重繁雜、冗余低質的開發工作,激活了包括IT人員在內所有人的創新潛能;在成倍提升企業系統建設效率的同時,帶動需求端產品服務矩陣、商業模式創新,為企業發掘第二增長曲線。
企業級無代碼之所以近來備受重視,最核心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導致軟件產業供需矛盾的升級。
數據顯示,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27%上升到2020年的38.6%(39.2萬億元),軟件業務規模持續擴大。但IT從業人員增量不足,2020年從業人員增速僅3.3%,人才缺口較大。據國內某工業軟件服務提供商創始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國內制造業對工業4.0概念普遍接受,但現實是,在數以萬計的工業或制造業公司中IT、分析及開發人員極度缺乏,甚至時常連一個都沒有。
一邊是企業級系統的需求膨脹,一邊是IT人才的匱乏。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級無代碼平臺市場迎來發展機遇。
02 企業級無代碼的行業現狀
巨大的需求缺口對應著巨大的市場機會,因此國內低/無代碼賽道在最近5年出現了快速發展。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21 年中國低代碼行業市場現狀及投融資分析》數據顯示:從 2016 年至 2020 年期間,中國低代碼行業共有 59 起投融資事件。僅2020年就發生了14起,每年平均有2~3筆融資規模在億元及以上級別。從融資輪次上看,2020年C輪以前融資占比78.6%,相比2016年上升了28.6%。
怪不得IT 界流行一句話,“2020 年是無代碼的一年”。
而國內無代碼領域融資額最高的是企業級無代碼的代表廠商南京數睿數據,2020年由紅杉中國領投完成B輪融資。從全球角度來看,國際市場中出現了Unqork、Mendix(已被西門子收購)、微軟Power Platform等企業級低/無代碼平臺。
2017年在美國成立的Unqork無疑是企業級無代碼平臺先行者。它通過為客戶提供可拖放界面的云托管開發平臺,協助客戶在無需編碼的前提下,快速、經濟高效的構建、部署復雜應用。Unqork在2020年先后獲得了CapitalG、貝萊德資本的多輪投資,總融資額超3.5億美元。

疫情期間,Unqork企業級無代碼平臺協助紐約政府短時間內搭建新冠病毒危機管理平臺,提供疫情地圖繪制與熱點地區識別等服務。如今,Unqork為包括美國、歐洲、亞洲的十多個國家提供服務,典型行業包括金融、保險、政府等。2021年Q1,Unqork的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77%,客戶數量翻倍。
而國內企業級無代碼的代表廠商數睿數據,其核心產品為數據驅動的企業級無代碼軟件平臺Smartdata,通過獨有的四域模型,提供企業級無代碼開發閉環能力,完整覆蓋數據、分析、管理、運營四個領域,涉及客戶表單、流程、搜索、集成、分析等全業務生命周期。

據了解,數據驅動的Smartdata在實現業務構建的同時,能夠貫穿數據全生命周期,提供從數據標準、集成交換、資產管理、可視化、BI分析的全面一體化數據解決方案,實現數用一體。
不同于國內其他低/無代碼平臺,數睿數據完全聚焦在“數據驅動的企業級無代碼”領域。據數睿數據創始人穆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要做好數據驅動的企業級無碼化平臺,必須具備三方面能力:一是做過中間件;二是做過大數據;三是做過業務系統。數睿數據團隊在這三個領域有深厚的積累:見過業務系統是怎么去發展的,?過架構演進的全過程。國內具備這樣基因的團隊很少,數睿數據是其中一家。”
這里有三個關鍵詞:數據驅動,企業級,無代碼。
首先是數據驅動。Smartdata 著眼于數據,解決“數據從哪兒來、給誰用”的問題,構建應用與數據的價值閉環,讓數據可沉淀,又能回歸業務,從而實現軟件業務的自成長,為企業業務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第二是企業級。上文提到了企業級的項目對產品性能要求特別高,尤其是像智慧城市、交通的項目,數據體量較大,需要有很強的可擴展性、可維護性、可測試性。Smartdata平臺本身的架構師云原生,所以通過Smartdata開發出來的企業應用也具有高可用性、高擴展性、持續演進的特征。平臺還支持良好的二次開發能力,針對行業特殊應用需求,開發各模塊功能組件快速補足功能需求。
第三是無代碼。與其他平臺不同,數睿數據不做低代碼,只做無代碼。“一行代碼都不寫。在Smartdata平臺上,軟件開發就像兒童編程,或者像用PS軟件,通過拖拽、配置等簡單的操作就能完成。”

目前,Smartdata已服務于數十家垂直?業,客戶覆蓋政府、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教育、交通、應急、軍工、工業等多個行業,幫助合作伙伴完成多個千萬級純軟件解決方案交付,服務于數十家垂直行業頭部廠商。
以工業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為例。
某復合材料研究院是國家復合材料行業核心機構,附屬新材料產線多,存在生產模式傳統、信息化基礎弱、管理手段落后等問題,尋求技術手段打造更符合實際需求的生產管理應用,并能夠將新模式復制到多個新材料產線,提高生產管理能力,實現數字化轉型。
數睿數據為客戶構建一套數字化轉型方案,用Smartdata打造了一套針對膜材料產線的生產管理-智能監控-預警診斷全流程“預防性診斷平臺”,用自動化和數字化賦能傳統工業生產線預測和管理。

在數睿數據Smartdata無代碼平臺的支持下,整個項目僅投入3人(1名項目經理、 2 名非研發配置人員),在40天內完成需求梳理與系統搭建,高效完成客戶需求,同時完成遠程測試部署。
03 無代碼的未來發展趨勢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從高級編程語言到低代碼再到無代碼,軟件從業人員一直致力于提升軟件開發的效率。盡管中國無代碼起步時間晚,但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體量,隨著近兩年市場參與者的增多,以及疫情、資本的多重驅動下,無代碼開發平臺的生態體系逐漸完善,發展正在加速。
從風口走向沉淀,未來無代碼廠商需進一步打磨自己的技術,結合數字孿生、AI等前沿技術,深入到更廣范圍、更多領域,實現開發全流程全域的無碼化。
除了技術本身正在向企業級無代碼平臺發展進化之外,“數用一體”也是低代碼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如今在互聯網上做好功能的門檻很低,但要做好數據門檻卻很高。現在無論是線上購物、打車或是點外賣,消費的實質上都是網站上的各種數據,從這一角度來說:數據比功能更重要,功能的可替代性太強了。
企業在做數字化轉型和構建應用軟件時也必須意識到這一點,無代碼開發如果沒有了數據的支持,構建的軟件從交付之日起在可持續建設和發展上就存在短板。
無論是表單驅動還是模型驅動,現階段大多數低代碼開發平臺僅實現了形式層面的抽象,在UI設計、流程管理、分析可視化等局部范圍內實現了高效。但由于標準建設的缺失、開發語言的多元,在企業級范圍內反而導致了新數據孤島的出現。所以低/無代碼平臺需要在形式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抽象。
數據是軟件開發的基礎,只有實現數據層面的抽象,才能使得低代碼開發平臺具有正真意義上的普適性和通用性,從而觸發軟件開發行業的變革。

所以下階段低/無代碼平臺的發展趨勢,勢必要深入數據層,實現數據調用、轉換、安全等方面的無碼化,提升企業級平臺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數用一體”,賦能企業業務創新。
04企業級無代碼實戰應用
政企客戶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面臨哪些典型問題?
如何利用企業級無代碼平臺又快又好地打造機關大數據服務平臺?
軟件供應商如何在數字化轉型中提質、增效、降本?
中科美絡總經理武理芬女士將在9月16日16:30分享軟件企業開發模式轉型經驗,實例講述公司利用無代碼開發方式建設機關大數據中臺,實現業財一體化,提高企業整體運營效率。
安徽中科美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技術團隊創辦,致力于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帶入數字政府治理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中科美絡深耕機關事務信息化建設領域,深入采集和分析機關事務管理工作智能化需求,引入“智慧機關事務”的信息化建設理念,在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公務接待、資產管理、智能會議、能耗監測、智慧食堂、智慧園區等機關事務各業務領域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歡迎大家進入官方公號【數睿數據】預約直播。
在瞬息萬變的世界里,擁有快速適應、高效敏捷的應用構建能力是發展所必備的生存能力。我們期待在各方因素的齊心協力下,新生產力工具——企業級無代碼帶來產業新變革!
來源:首席數智官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