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6 日消息 今日“UP?2021 展銳線上生態峰會”正式開幕,展銳在會上重申了企業產業定位 —— 數字世界的生態承載者。基于這一戰略定位,展銳肩負著為產業提供先進技術、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的重任。
展銳高級副總裁夏曉菲在會上分享了服務這一戰略的三大底座技術,分別是:馬卡魯通信技術平臺,AIactiver 技術平臺和先進半導體技術平臺。

全場景通信技術平臺
馬卡魯是展銳的 5G 通信技術平臺,將調制解調器、射頻收發器以及射頻天線模塊集成為統一的 5G 解決方案,支持 3GPP 協議演進的同時,針對 5G 典型的高價值技術特性,開發了網絡驅動單元,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一棧式解決方案。

基于馬卡魯 5G 技術平臺,展銳在 2020 年攜手合作伙伴推出了全球首個 5G 端到端全策略網絡切片選擇方案,實現了 5G 按需服務,滿足不同用戶個性化需求。
今年 7 月底,展銳推出全球首個 5G R16 Ready 平臺,完成了全球首個基于 R16 的 eMBB+uRLLC+IIoT 端到端業務驗證,開啟 5G To B 新征程,繼續引領 5G 先進技術。基于馬卡魯 5G 技術平臺的方案,可用于港口、鋼鐵、礦區、制造等垂直行業客戶,以及智能機、智能穿戴、AR/VR 等消費者應用,帶來革命性的 5G 通信體驗。
AI 技術重構芯片關鍵系統
在展銳看來,5G 與 AI 技術是相輔相成的,展銳已在 5G 和 AI 技術領域都進行了全面布局。展銳 AI 技術平臺 AIactiver,通過異構硬件、全棧軟件和業務深度融合,不僅大幅優化了原生用戶體驗,同時也向客戶提供了完整的二次開發平臺和定制服務,助力生態合作伙伴高效便捷的開發豐富的 AI 應用。
平臺底層是異構硬件,異構多核的 NPU 架構為不同類型的算法提供了足夠的靈活度和優異的能效。AI 編譯器將前端框架工作負載直接編譯到硬件后端,充分使用現有的硬件資源,兼顧存儲和效率,降低開發者的開發難度。AI 計算平臺和工具鏈,則為開發者提供了良好的開發環境。

展銳通過 AI 技術重構了芯片的多個關鍵子系統,如 CPU/GPU 處理器子系統和多媒體子系統,為用戶提供優異的用戶體驗。
人機交互的時延和魯棒性如正態分布,越收斂說明時延和幀率越穩定,用戶使用越流暢。通過處理器的調度和調頻算法 AI 化改造,能夠使處理器的算法分配,更好的擬合應用場景的算力需求在不同時刻的波動,將人機 UI 交互的時延和穩定程度大幅度提升,從而給用戶帶來更流暢的用戶體驗。
基于 AI 的語音檢測和語音識別技術,將準確率提升到了 95% 以上(注 1),保障了人機語音交互體驗。此外,行為和場景識別,使芯片平臺具備對用戶操作的主動服務能力。
在多媒體領域,展銳重構了 50% 以上的算法,基于 AI 的 AI RAW、AI 3A、AI NR、AI FDR、AI SR 等算法,大幅度了提升了拍照畫質。
通過對顯示內容的動態識別,選擇合適的參數配置,對畫質進行動態補償,對色彩、對比度、銳度進行調整,從而實現更精致的顯示畫質。展銳正在將 AI 作為一項彌散型技術,全面融入到所有的產品規劃中去。
先進半導體技術為整體套片提升競爭力
先進半導體技術平臺的兩個支柱是:工藝制程和封裝。展銳提供整體套片方案,包括主芯片在內的所有可見 IC,均自研開發,組合成套片方案提供給客戶。
在半導體技術方面,包括 SoC、射頻、電源芯片等多個領域,都會根據芯片集成度、功耗和數模混合的架構需求,在工藝上各自演進。所以,展銳采用的工藝制程非常廣泛,涉及到的大規模數字、數模混合、高頻模擬等方面的技術也十分復雜。

展銳積極發展先進封裝技術,為智能穿戴、物聯網等設備提供集成度更高、無線性能更優的解決方案。以 SiP 封裝技術為例,將 LTE Cat.1 的整體方案做到了一個一元硬幣的大小。SiP 封裝技術,是后摩爾時代實現超高密度和多功能集成的關鍵技術,可以將芯片算力密度提升 10 倍以上,展銳在 SiP 封裝技術上也在持續投入。
作為國內領先的芯片設計企業,展銳將持續投入底座技術的創新和迭代,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構建健康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
注 1:該數據由展銳實驗室基于實際樣本、多人測試所得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